[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4586.5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洪;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H01M4/13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高度大于100微米的碳纳米管阵列,该碳纳米管阵列中部分碳纳米管相互缠绕;采用刀片将上述碳纳米管从基底刮落获得碳纳米管原料,该碳纳米管原料中一定程度上碳纳米管保持相互缠绕的状态;将上述碳纳米管原料添加到溶剂中并进行絮化处理获得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以及,将上述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从溶剂中分离,并对该碳纳米管絮状结构定型处理形成一碳纳米管薄膜,以获得锂离子电池负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高度大于100微米的碳纳米管阵列,该碳纳米管阵列中部分碳纳米管相互缠绕;采用刀片将上述碳纳米管从基底刮落获得碳纳米管原料,该碳纳米管原料中部分碳纳米管保持相互缠绕的状态;将上述碳纳米管原料添加到溶剂中并进行絮化处理获得碳纳米管絮状结构,碳纳米管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缠绕,形成网络状结构;以及将上述碳纳米管絮状结构从溶剂中分离,并对该碳纳米管絮状结构定型处理形成一碳纳米管薄膜,以获得锂离子电池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458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端子盒
- 下一篇:一种超结器件的非平衡结终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