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串联液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0719.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唐令力;陈杰;单彤文;花亦怀;邰晓亮;浦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串联液化系统。所述液化系统包括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液化冷箱a和液化冷箱b、深冷冷箱a和深冷冷箱b、丙烷预冷循环机构、混合冷剂液化循环机构和混合冷剂深冷循环机构;所述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包括三级压缩单元;所述混合冷剂液化循环机构包括一级压缩单元;所述混合冷剂深冷循环机构包括一级压缩单元;本发明提供的液化系统采用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串联制冷方式,液化和过冷循环分别采用独立的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有效得均衡了三台压缩机组(1台预冷循环压缩机、1台液化循环压缩机及1台过冷循环压缩机)的功率分配,打破了由于一台压缩机功率过大而影响整个液化装置的处理能力的限制,同时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烷 预冷 混合 串联 液化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丙烷预冷双混合冷剂串联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系统包括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液化冷箱a和液化冷箱b、深冷冷箱a和深冷冷箱b、丙烷预冷循环机构、混合冷剂液化循环机构和混合冷剂深冷循环机构;所述丙烷预冷循环机构包括三级压缩单元;所述三级压缩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丙烷压缩机a、丙烷压缩机b和丙烷压缩机c;所述丙烷压缩机a的出口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依次与丙烷气液分离罐a和丙烷气液分离罐a’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a依次与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a’依次与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a和丙烷气液分离罐a’的气相出口均与所述丙烷压缩机a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b’的气相出口均与所述丙烷压缩机b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c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的气相出口均与所述丙烷压缩机c相连通;所述丙烷压缩机a、丙烷气液分离罐a、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之间以及所述丙烷压缩机a、丙烷气液分离罐a’、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之间均设有节流阀;所述丙烷压缩机a的出口处设有丙烷压缩机末级冷凝器,该丙烷压缩机末级冷凝器设于所述节流阀的入口端;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a、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均与所述预冷冷箱a相连通;所述丙烷气液分离罐a’、丙烷气液分离罐b’和丙烷气液分离罐c’均与所述预冷冷箱b相连通;所述混合冷剂液化循环机构包括一级压缩单元,该一级压缩单元包括相连的混合冷剂压缩机a和混合冷剂压缩机冷却器a;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冷却器a的出口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所述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相连通,且从所述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的底部引出后又分别延伸至所述液化冷箱a和液化冷箱b,然后从所述液化冷箱a和液化冷箱b的底部引出后分别与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a和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b相连通,该连通处均设有节流阀;所述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a的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化冷箱a相连通,且从所述液化冷箱a的上部引出后与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a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b的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化冷箱b相连通,且从所述液化冷箱b的上部引出后与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a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冷剂深冷循环机构包括一级压缩单元,该一级压缩单元包括相连的混合冷剂压缩机b和混合冷剂压缩机冷却器b;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冷却器b的出口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所述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相连通,且从所述预冷冷箱a和预冷冷箱b的底部引出后又分别依次延伸至所述液化冷箱a和深冷冷箱a以及液化冷箱b和 深冷冷箱b,然后从所述深冷冷箱a和深冷冷箱b的底部引出后分别与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c和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d相连通,该连通处均设有节流阀;所述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c的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深冷冷箱a相连通,且从所述深冷冷箱a的上部引出后与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b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冷剂气液分离罐d的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所述深冷冷箱b相连通,且从所述深冷冷箱b的上部引出后与所述混合冷剂压缩机b的入口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071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控制系统
- 下一篇:漏电断路器模块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