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054.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稀士元素M的化合物和非晶相掺杂元素C的化合物相混合,在250~400℃下加热5~20小时,冷却、研磨后得含有PO43-、Li+、Mn+、Fe2+和碳黑的反应前驱体;将反应前驱体在750-900℃下煅烧15-35小时,冷却后即得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稀土元素M的化合物中,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与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3。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复合掺杂改性正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粒径的大小,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也简化了材料的合成工艺,便于进行工业化大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1)将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稀土元素M的化合物和非晶相掺杂元素C的化合物混合,其中Li∶Fe∶P∶M的摩尔比为1∶(0.97~0.995)∶1∶(0.04~0.045),非晶相掺杂元素C的化合物的加入量为混合物总质量的2~10wt%; (2)将混合后的原料在250~400℃下加热5~20小时,冷却、研磨后得到含有PO43‑、Li+、Mn+、Fe2+和碳黑的反应前驱体; (3)将反应前驱体在750~900℃下煅烧15‑35小时,冷却后即得LiFe(1‑x)Mx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稀土元素M的化合物中,轻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与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80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