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假阳性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7529.4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骆清铭;张智红;李向勇;潘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低假阳性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基于荧光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将通常需要两个基于单表达质粒载体的BiFC检测体系构建到一个双表达质粒载体系统中,可以明显降低BiFC检测方法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假阳性率,并可实现定量分析。本发明还可用于基于基因文库的未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研究,以及活体动物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性 蛋白质 相互作用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假阳性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荧光蛋白在特定位点切割成两个蛋白序列片段,荧光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别命名为FPN和FPC;2)将待测目标蛋白A的DNA序列与FPN基因序列同时插入到双表达载体中的一个启动子的下游,另一个待测蛋白B和与FPC基因序列同时插入双表达载体中的另一个启动子下游,从而构建了基于双表达载体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3)将同时含有待测目标蛋白A和B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转染细胞,培养16~24小时以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光源刺激前后是否存在荧光;如果两目标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则荧光蛋白的N端和C端靠近,从而自发重组为完整荧光蛋白,产生荧光信号;如果没有或者只有极其微弱荧光,证明两目标蛋白之间无相互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752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