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肥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5857.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江;张夫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8 | 分类号: | C05G3/0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肥料的生产方法,采用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三聚氰胺和尿素与甲醛的混聚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MDI,生成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与异氰酸基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作包膜缓释剂,并利用所述包膜缓释剂制备出了适用于大田作物需求、缓释时间较长的大颗粒尿素或高氮含量复混肥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料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缓释肥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1)、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的制备: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360~400质量份的工业甲醛,开动搅拌器,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0~9.5,并升温至80℃~85℃,加入10~15质量份的乙二醇、100质量份的三聚氰胺、10~15质量份的聚乙烯醇、98~105质量份的尿素,反应60min;然后加入28~30质量份的尿素,升温至90℃~95℃,反应60min;降温至80℃~85℃,加入20~22.5质量份的工业酒精,并用NaOH溶液调节pH至8.0~8.5,反应60min;加入20~22.5质量份的工业酒精和14~15质量份的尿素,反应30min,反应结束时用盐酸调节pH至7.0~7.5,降温至40℃以下放料,得到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所用工业甲醛的纯度为36%~37%;所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7500,醇解度为98%;所用工业酒精的纯度为95%;(2)、制备包膜缓释剂将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加入混合罐或混合釜中,开动搅拌器,加热至55℃~60℃,加入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质量5%~10%的MDI,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事先调成的糊状高岭土,糊状高岭土的加入量为三聚氰胺·尿素混聚物质量的20%~30%,搅拌均匀,得到包膜缓释剂;所用的糊状高岭土由高岭土与水按质量比1:1调成;MDI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简称;(3)、制备包膜大颗粒尿素或高氮含量复混肥第一步:一边使用传送带从包膜设备加料口加入大颗粒尿素或高氮含量复混肥,通过抄料板将尿素或复混肥颗粒扬起,一边使用加压计量泵将包膜缓释剂通过喷嘴呈雾状喷在上扬的肥料颗粒上,空压机压力>15kg/cm2,喷嘴孔径5~10微米,尿素或复混肥颗粒在包膜剂的雾区扬起、落下,再扬起再落下,如此反复,从而被包裹上一层缓释剂,缓释剂的用量为尿素或复混肥质量的2.0%~2.5%;第二步:被包裹尿素或复混肥颗粒进入平滑区,通过相互磨擦,使包膜更均匀;第三步:进入扑粉区,滑石粉的粒径≥300目,用量为尿素或复混肥质量的1%~2%;第四步:包膜筒的转速为6‑8rpm,随着包膜筒的转动,被包裹的尿素或复混肥颗粒进入90℃~95℃热风区,迅速烘干;第五步:利用传送带将烘干包膜尿素或复混肥送入冷却筒,迅速冷却,加速缓释剂固化;第六步:通过传送带输送进成品仓,采用自动包装机包装;第七步:在库房内肥料包膜进入后固化阶段,固化时间为20‑25天;所述的大颗粒尿素是指粒径在3.35~5.6mm的尿素;所述的高氮含量复混肥是指N≥25%的复混肥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五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458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