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轧机换辊后的调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671.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朱蔚林;张仁其;祝孔林;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轧机换辊后的调平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记录上一个生产计划周期内辊缝零调后工作辊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值F’、油柱偏差值h0’以及在该上一个生产计划周期内稳定轧制时的油柱偏差值h2’;b,对工作辊施加轧制力,当两侧的轧制力之和达到预定的第一压下吨位时,停止油缸压下操作;c,将步骤b完成后的工作辊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值调整到静偏差阈值范围内;d,再次同时压下工作辊两侧的油缸,当两侧的轧制力之和达到预定的第二压下吨位时,停止油缸压下操作;e,根据等效调整公式,计算等效调整值H,并根据该等效调整值,对油柱偏差进行调整。本发明可使轧制过程中的跑偏、废钢等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换辊后 平方 | ||
【主权项】:
1.一种精轧机换辊后的调平方法,用于在一个生产计划周期内对换辊后的辊缝进行调平,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记录上一个生产计划周期内辊缝零调后工作辊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值F’、油柱偏差值h0’以及在该上一个生产计划周期内稳定轧制时的油柱偏差值h2’;b,精轧机的压下系统同时压下工作辊两侧的油缸,以对工作辊施加轧制力,当两侧的轧制力之和达到预定的第一压下吨位时,停止油缸压下操作;c,将步骤b完成后的工作辊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值调整到静偏差阈值范围内;d,精轧机的压下系统再次同时压下工作辊两侧的油缸,当两侧的轧制力之和达到预定的第二压下吨位时,停止油缸压下操作,并记录本次生产计划周期内辊缝零调后工作辊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值F和油柱偏差值h0;e,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等效调整值H,并根据该等效调整值,对油柱偏差进行调整:H = h 0 - ( F - F ′ ) / ∂ + ( h 2 ′ - h 0 ′ ) , ]]> 其中,
为轧制力偏差换算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356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湖地区用输电线路组合型防振护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导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