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工位薄壁管材的激光微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767.4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宁军;夏发平;马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42;B23K2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工位薄壁管材的激光微加工设备,包括两个加工工位,每个加工工位独立加工不同的工件;每个加工工位设有旋转轴、直线轴、激光切割头、辅助高压气体供气单元、Z轴模块、激光发生器、准直扩束镜、照明光源、45°反射镜、CCD;所述激光切割头包括激光喷嘴、保护镜、聚焦镜。所述旋转轴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所述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拉杆为中空结构。本发明提出的双工位薄壁管材的激光微加工设备,一台设备具有两个工位,能容许两个工人同时在一台设备上操作,设备结构紧凑,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薄壁 管材 激光 加工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双工位薄壁管材的激光微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加工工位,每个加工工位独立加工不同的工件;每个加工工位设有旋转轴、直线轴、激光切割头、辅助高压气体供气单元、Z轴模块、激光发生器、准直扩束镜、照明光源、45°反射镜、CCD;所述激光切割头包括激光喷嘴、保护镜、聚焦镜;所述旋转轴包括电机、联轴器、蜗杆、蜗轮、拉杆模块、外壳、端盖、夹头;所述拉杆模块包括拉杆盖、活塞、拉杆座、滚动轴承、轴套、拉杆,拉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拉杆盖、拉杆座,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拉杆盖、拉杆座之间设有活塞、轴套、滚动轴承;活塞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分别设有出入口,通过出入口充放气, 所述出入口连接辅助高压气体供气单元;所述夹头设置于拉杆的一端,穿过端盖露出一部分;夹头通过从旋转轴靠近拉杆盖的一端拧入拉杆模块的另一端螺纹孔中;所述联轴器将电机的输出轴和蜗杆轴连接,蜗杆与蜗轮配合,所述蜗轮与拉杆共轴,蜗轮轴即为拉杆轴;电机的转动最终带动拉杆轴旋转运动;所述旋转轴用于夹持薄壁管材,并带动薄壁管材高精度旋转,旋转轴的底座安装在直线轴的动板上,可沿直线轴进给;直线轴和旋转轴组成了激光加工设备的精密二维运动平台; 两个激光切割头安装在各自的Z轴模块上,两个Z轴模块分别安装在基准上,可手动或者自动实现在Z轴模块的上下直线运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管径调整激光喷嘴下沿距离薄壁管材最表面的距离,控制待加工薄壁管材聚焦光斑的能量分布,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随时根据激光光斑的变化调整喷嘴与加工薄壁管材表面的距离; 所述激光发生器所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准直扩束镜形成水平激光束,而后与照明光源发射的光同时入射至45°反射镜,45°反射镜对水平激光束全反射,并对照明光45°增透,激光束垂直入射到聚焦镜上;透过聚焦镜的激光束经过保护镜在焦点处聚成一极小的光斑,光斑在加工平台上的薄壁管材表面使工件瞬间汽化,再配合辅助高压气体供气单元提供的辅助切割气体将汽化的金属吹走;所述CCD接收从45°反射镜反射的光,CCD用以在激光光斑位置调整时观察光斑聚焦情况,同时在加工过程中随时查看加工情况,并对加工过程全程录像;所述微加工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两个加工工位上的直线轴、旋转轴和Z轴模块的运动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激光发生器的激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系统与直线轴、旋转轴、Z轴模块、激光发生器、CCD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1676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