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4444.2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家龙;符新亮;陈晓;邱永宽;马康;苏福海;何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35/36 | 分类号: | C07C35/36;C07C29/1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由2-甲基环己酮作为起始反应原料,首先与(S)-α-苯乙胺通过氨化反应生成亚胺化合物,该亚胺化合物与戊烯酮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戊基酮取代的亚胺化合物,随后在酸性条件下将其转化为环己酮衍生物,碱性条件下分子内关环生成α,β不饱和环己酮衍生物。该化合物经环氧化,还原,脱羟基等反应生成最终的目标化合物土臭素。本发明所提供的土臭素的合成方法收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所用的反应原料价格低廉,溶剂用量少,能够在保证产品纯度和产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制备成本,因此非常适于百毫克级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臭素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土臭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将作为原料的2‑甲基环己酮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在室温下依次加入作为溶剂的甲苯和作为反应原料的(S)‑α‑苯乙胺,之后在搅拌下将上述反应液加热回流6~24小时,停止搅拌,将甲苯蒸出而得到粗品,粗品经过减压蒸馏得到2‑甲基环己亚胺,即中间体1;2)将上述中间体1与戊烯酮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24~48小时,得到中间体2;3)将上述中间体2与冰乙酸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加入乙酸乙酯稀释,所得溶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至水相呈中性,水相丢弃,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将上述有机相浓缩干而得到中间体3;4)将上述中间体3与甲醇和氢氧化钠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在回流状态下搅拌12~24小时,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经过减压蒸馏纯化而得到中间体4;5)将上述中间体4与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体系降温至零下15℃,在零下15℃下分批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之后将上述反应液在零下15℃下搅拌5~10小时,然后自然升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5;6)将上述中间体5与甲醇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液降温至零摄氏度,在零摄氏度下分批加入硼氢化钠,将上述反应液在零摄氏度下搅拌3~5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而得到粗品,将粗品用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6;7)将上述中间体6与二氯甲烷和吡啶在室温下混合,将反应体系降温至零摄氏度,在零摄氏度滴入对甲苯磺酰氯,将上述反应液在零摄氏度下搅拌 3~5小时,自然升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搅拌3~5小时,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溶液用水洗涤,水相丢弃,有机相浓缩干而得到中间体7;8)将上述中间体7与四氢呋喃在室温下混合,并在室温下加入氢化铝锂,将反应体系升温至回流,将上述反应液在回流温度下搅拌10~15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将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溶液用水洗涤,水相丢弃,有机相浓缩干而得到土臭素粗品,最后将粗品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而得到土臭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佰斯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444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导光板
- 下一篇:一种啤酒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