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并行的电子稳像系统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7963.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廷发;徐磊;吴威;闫辉;张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1 | 分类号: | H04N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为了解决现阶段FPGA电子稳像的非实时性和基于陀螺和伺服系统稳像装置大体积、高造价、高功耗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时并行电子稳像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超图像的特点选择RBWTCFS算法用于确定本电子稳像系统所需的DSP个数,然后步根据所确定的DSP的个数,设计本电子稳像系统的硬件部分,以实现实时并行电子稳像系统的设计;该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电子稳像的实时性要求和某些特殊场合小型化、低造价、低功耗的要求,同时改善了系统的稳像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并行 电子 系统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实时并行的电子稳像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稳像系统具体设计的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处理图像时的RBWTCFS算法所需的乘并累加MAC操作次数,进而计算电子稳像系统所需的DSP个数为n;所述的RBWTCFS算法分为频域收缩和红‑黑小波变换再收缩2个步骤,其中频域收缩又分为前向傅立叶变换、系数收缩和反傅立叶变换3个步骤,红‑黑小波变换也同样分为前向小波变换、系数收缩和小波合成3个步骤,其中取4次小波变换;在本步骤中,设原始图像大小为M×N,计算上述整个RBWTCFS算法的乘并累加MAC操作数为: 9 4 M × N × log 2 ( N × M ) + 183 8 M × N 根据DSP的处理速度以及整个RBWTCFS算法的MAC操作数确定所需的DSP个数;步骤二:根据所确定的DSP的个数,设计电子稳像系统的配套硬件部分,以实现实时并行电子稳像系统的设计;所述的电子稳像系统配套硬件部分包括前端数据输入模块、多处理器并行模块、后端数据输出模块、存储器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的前端数据输入模块与第1个DSP连接,后端数据输出模块与第n个DSP连接;多处理器并行模块采用PCI‑to‑PCI的桥芯片扩展成第二级PCI总线,二级PCI总线与一级PCI总线连接,每个DSP均接在第二级PCI总线上;同时n个DSP分别与SFP‑SRAM连接;每个DSP分别与存储器模块中对应的一个SDRAM连接;在供电模块提供电源的情况下,前端数据输入模块负责将需要处理的图像 数据传输到第1个DSP上,然后第1个DSP负责通过扩展后的第二级PCI总线,将图像数据分配到其余的n‑1个DSP上实现多DSP的并行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存入各自的SDRAM中;图像数据处理完毕后将前n‑1个DSP的处理结果存入第n个DSP的SDRAM中,后端数据输出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79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