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合金块体材料原位合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616.2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梅;宋晓艳;魏崇斌;高杨;王海滨;付军;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硬质合金块体材料原位合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属于硬质合金技术领域。以WO2.9、Co3O4和炭黑为原料,按照最终Co含量的要求,考虑制备过程中Co的蒸发量、损耗量以及粉末带入氧化性气体造成碳的损耗量,计算出上述三种原料的用量比,将原料进行球磨混合,烧结过程中造成材料质量的减少和WC、Co粉末的烧结损耗系数k,计算所需原料粉末质量;采用热压烧结工艺、真空烧结工艺或低压烧结工艺应用初期低的烧结压力和阶段性保温、阶段性增加压力,即可得到硬质合金块体材料。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流程短、节能环保,又可实现硬质合金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块体 材料 原位 合成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硬质合金块体材料原位合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WO2.9、Co3O4和炭黑为原料,根据制备材料Co含量的要求、制备过程中Co的蒸发、损耗量及C的还原损耗量,计算上述三种原料用量比,假设Co的质量百分比为n%,Co量的蒸发和被压入模具的损耗为m%,碳量的损耗为p%,三种原料的质量比则为1.18(100‑n‑nm%)∶1.36n(1+m%)∶(25.60‑0.23n(1+m%))(1+p%),将原料进行球磨混合n=6‑20,m=0‑3.0,p=0‑0.5;(2)根据最终坯料的质量要求,考虑烧结过程中混合粉末发生还原碳化反应,释放气体造成材料质量的减少和WC、Co粉末的烧结损耗系数k,计算所需原料粉末质量,烧结后试样质量与原料粉末质量比为1∶1.35k(100‑n‑nm%)%,k=1.0‑1.2;(3)热压烧结工艺为:将一定量的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以升温速率为10‑50℃/min升至350‑400℃,保温0.5‑1小时,压力为10‑30MPa;然后升温至750‑1000℃,保温2‑3小时;再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1500℃并增大烧结压力至30‑80MPa,保温保压30‑90分钟;最后,保压冷却至1150℃以下,撤压、冷却到室温;真空烧结工艺为:将一定量的混合粉末放入模具中进行冷压后,将模具和压坯一起放入真空炉中,升温至350‑400℃保温0.5‑1小时,然后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750‑100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1300‑1500℃保温1‑5小时,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低压烧结工艺为:升温至350‑400℃保温0.5‑1小时;然后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750‑1000℃保温2‑3小时;随后以3‑10℃/min的速率升温至1310‑1470℃,保温20‑40min后,充入2‑5MPa氮气或氩气,保温保压20‑40min;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161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布机及验布机放卷架
- 下一篇:踩踏车的踏板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