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复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0301.6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士;孙代育;冯源源;李孔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C2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镁合金基体;对镁合金基体进行两次微蚀以粗化镁合金基体的表面;对两次微蚀后的镁合金基体进行电化学腐蚀,使该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多个孔洞,该多个孔洞的孔径为70~400nm,且孔洞间相互交错连通,孔洞的深度为60~800nm;注射熔融塑料于镁合金基体形成有孔洞的表面,以形成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该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由该方法制得的复合体的金属与塑料的结合强度高。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方法所制得的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塑料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镁合金基体;分别使用碳酸钠溶液和水合柠檬酸溶液对镁合金基体进行两次微蚀,以粗化镁合金基体的表面,使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多个凹坑;对两次微蚀后的镁合金基体进行电化学腐蚀,以含有硅酸钠、氢氧化钾及柠檬酸的水溶液为电解液,使该镁合金基体表面形成多个孔洞,该多个孔洞的孔径为70~400nm,孔洞的深度为60~800nm;注射熔融塑料于镁合金基体形成有孔洞的表面,以形成金属与塑料的复合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03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与直下式背光源
- 下一篇:一种香菇豆干酱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