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aS,6aR)-生物素手性内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466.7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吴范宏;朱勇刚;于凤娟;陈建波;周音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达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7/18 | 分类号: | C12P17/18;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aS,6aR)-生物素手性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巧克力微杆菌(Microbacteriumchocolatum)SIT101CGMCCNO.4436发酵生产酯酶,然后以内消旋二甲酯为该酶转化的底物,酶转化反应液中的产物经酸化、溶剂萃取、浓缩、干燥后得(4S,5R)-半甲酯再与还原剂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在无水乙醇中进行还原反应18-30h,所得还原产物经内酯化、沉淀和干燥后最终得到(3aS,6aR)-生物素手性内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最终产物收率高及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具有较低的能量消耗、物料消耗和三废产出,适于大规模的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s ar 生物素 手性 内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生物酶法制造(3aS,6aR)‑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酯酶的生产采用巧克力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chocolatum) SIT101 CGMCC NO.4436发酵生产酯酶;(2)、中间产物(4S,5R)‑半甲酯的制备以内消旋二甲酯为步骤(1)所得的酯酶转化的底物,酯酶转化反应液中的产物经酸化、溶剂萃取、浓缩、干燥后得中间产物(4S,5R)‑半甲酯;(3)、(3aS,6aR)‑生物素手性内酯的制备步骤(2)所得的中间产物(4S,5R)‑半甲酯再与还原剂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在无水乙醇中进行还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经内酯化、沉淀和干燥后最终得到高光学纯度的(3aS,6aR)‑生物素手性内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达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圣达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04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源热泵系统水源水流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多时多段的合成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