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掘进功能的矿难救灾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0250.0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孙玉香;曹会彬;武遵;张强;葛运建;孙建;孙玉苹;王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掘进功能的矿难救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钻土头部、圆柱形前体节和圆柱形后体节,前体节和后体节通过能够在平面上转动的腰部相连接;在前体节和后体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各支腿,各支腿通过由转动副构成的髋关节与前体节或后体节相连接,各支腿的末端为弧面足部;锥形钻土头部固连在前体节的前端。本发明可以根据空间大小调整腿长,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土堆、废墟等介质中通过钻头松土和足部拨土配合实现掘进功能。该机器人能够辅助用于矿难救灾、野外探险等危险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掘进 功能 矿难 救灾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掘进功能的矿难救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钻土头部(1)、圆柱形的前体节(2)和圆柱形的后体节(3),所述前体节(2)和后体节(3)通过能够在平面上转动的腰部(4)相连接;在所述前体节(2)和后体节(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各支腿,所述各支腿包括位于前体节(2)两侧的左前腿(5a)和右前腿(5b)、位于后体节(3)两侧的左中腿(5c)、右中腿(5d)、左后腿(5e)和右后腿(5f),所述各支腿通过由转动副构成的髋关节与所述前体节(2)或后体节(3)相连接,各支腿的末端为弧面足部;锥形钻土头部(1)固连在前体节(2)的前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02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化床用软索型穿流式布风板
- 下一篇:一种低收缩率高强度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