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法勘探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701.6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魏文博;顾强;罗维斌;刘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G01V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其通过发送机发送信号以及接收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冲激响应和频率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发送机发送伪随机序列,并利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时间序列进行互相关运算,进而得到时域冲激响应;将所述时域冲激响应变换到频域,从而得到频率响应;利用双科尔-科尔模型进行拟合和反演,得到复电阻率法的参数。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法勘探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其利用测量装置进行勘探,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发送机发送伪随机序列v(t),接收机接收时间序列信号u(t);(2)利用所述伪随机序列v(t)对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时间序列u(t)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时域冲激响应he(t);(3)将所述时域冲激响应he(t)变换到频域,从而得到频率响应Hs(ω);(4)利用双科尔‑科尔模型进行拟合和反演,得到复电阻率法的4个激电参数ρ0、m1、c1、τ1以及电磁耦合效应的3个参数m2、c2、τ2;其中,ρ0表示零频视电阻率:反映电极排列勘探体积内的平均电阻率;m1为激电效应的视充电率:激电效应强度参数(%),与电极排列勘探体积内的可极化物质体积含量正相关;τ1为激电效应的视时间常数:激电效应特征参数(秒),与电极排列勘探体积内的可极化物质的粒度大小等结构信息相关;c1为激电效应的视频率相关系数,是无量纲的基地啊效应过程参数;与电极排列勘探体积内的可极化物质的激电效应类型以及极化物质混合分布均匀性相关;m2为电磁效应的视充电率;τ2为电磁效应的视时间常数;c2为电磁效应的视频率相关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27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