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聚焦融合和图像拼接的无线传感网络图像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0908.7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杰;江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聚焦融合和图像拼接的无线传感网络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在图像采集节点首先进行多聚焦图像采集,调用基于方向区域能量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进行多聚焦图像融合,通过自适应梯度门限值判定方法选取聚焦图像传给拼接处理节点,在拼接处理节点对不同采集节点或同一采集节点的不同方向得到的多聚焦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获得一幅具有多方位多聚焦的融合图像,再对其进行传输。本发明结合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以及图像拼接技术,对需要传输的大量图像数据进行了有效融合,减少了传感网络数据传输量和传输能耗,同时让用户获得更直接更丰富的信息,采用自适应梯度门限值判定方法选取拼接素材,减小了聚焦模糊图像对融合结果的不利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焦 融合 图像 拼接 无线 传感 网络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多聚焦融合和图像拼接的无线传感网络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布置多个图像采集节点或者一个能够调整角度的图像采集节点,对不同方向的场景分别进行两次以上不同聚焦图像采集,以获得不同聚焦点的图像信息;步骤(2)每个采集节点对采集到的不同聚焦源图像进行多聚焦图像融合,得到各采集方向上的一幅多聚焦融合图像,多聚焦融合过程直接在采集节点进行或另外设立节点进行,融合算法采用基于方向区域能量的多聚焦融合算法;步骤(3)处理多聚焦融合的节点对本节点处理得到的多聚焦融合图像和本节点获取的聚焦源图像计算梯度值,再根据自适应梯度门限值判定方法选取合适的聚焦图像,并把选定的聚焦图像传送到拼接处理节点;所述的自适应梯度门限值判定方法具体描述为:比较本节点采集的聚焦源图像梯度值,选取梯度值最大的聚焦源图像的梯度值乘以经验系数值作为自适应梯度门限值;若多聚焦融合图像梯度值比自适应梯度门限值高,选用多聚焦融合图像作为下一步拼接的素材;若多聚焦融合图像梯度值比自适应梯度门限值低,则选用采集的聚焦源图像中梯度值最大的一幅作为拼接素材; 步骤(4)拼接处理节点对各采集方向获取到的聚焦图像进行基于尺度不变特征的图像拼接技术的拼接处理,从而得到一幅具有多方向多聚焦点信息的融合图像; 步骤(5)最后将融合图像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传送到目标节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2090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