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鳅的孵化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9737.6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凌去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陆金星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鳅的孵化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泥池及池塘准备:将至少1个水泥池作为产卵池进行消毒;将至少2个培育池塘作为孵化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将至少1个培育池塘作为肥水池塘进行肥水;(2)在上述消毒后的水泥池中放入亲鱼,进行产卵;(3)将步骤(2)获得的受精卵部分投放到步骤(1)所述的孵化池塘中;(4)孵化4~5天后,泥鳅苗开始平游,将步骤(1)所述的肥水池塘中的水经过滤筛绢过滤后补入孵化池塘;同时将水泥池中的泥鳅苗转移到肥水池塘中;(5)在上述所有的孵化池塘及肥水池塘中进行常规发花操作,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育。本发明的孵化培育方法大大减少了水泥池的使用量,解决了孵化设施紧张的问题,而且本发明的培育成活率高达50%,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鳅 孵化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泥鳅的孵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水泥池及池塘准备:将至少1个水泥池作为产卵池进行消毒;将至少2个培育池塘作为孵化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将至少1个培育池塘作为肥水池塘进行肥水;(2) 在上述消毒后的水泥池中放入亲鱼,进行产卵;(3) 将步骤(2)获得的受精卵部分投放到步骤(1)所述的孵化池塘中,并使孵化池塘中的受精卵的密度为20~30万粒卵/667平方米;剩下的受精卵留在原水泥池中直接孵化;(4) 孵化4~5天后,泥鳅苗开始平游,将步骤(1)所述的肥水池塘中的水经过滤筛绢过滤后补入孵化池塘,使孵化池塘中的轮虫密度保持在10~20个/毫升;所述过滤筛绢的目数为10~20目;同时将水泥池中的泥鳅苗转移到肥水池塘中,并使肥水池塘中的鱼苗密度保持在15~20万尾/667平方米;(5) 在上述所有的孵化池塘及肥水池塘中进行常规发花操作,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97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