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6799.3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隆广;田中和德;大西行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将匝数不同的两个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相绕组,能提高输出,且能减少因线圈端部组的内周面的凹凸而引起的风切噪声。定子绕组(22)是将第1三相定子绕组(23)和第2三相定子绕组(24)并联连接而构成。第1三相定子绕组(23)的U1相绕组(30)是将U1-1相绕组部(41)和U1-2相绕组部(42)串联连接而构成,第2三相定子绕组(24)的U2相绕组(35)是将U2-1相绕组部(51)和U2-2相绕组部(52)串联连接而构成。U1-1相绕组部(41)和U2-2相绕组部(52)是m匝的波形绕组,U2-1相绕组部(51)和U1-2相绕组部(42)是n匝(其中,n≠m)的波形绕组。U1-1相绕组部(41)和U2-1相绕组部(51)卷绕于第1槽组,U1-2相绕组部(42)和U2-2相绕组部(52)卷绕于第2槽组。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主权项】:
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该转子由外壳支承并能旋转;及定子,该定子具有以每极每相2个的比例形成槽的定子铁心、卷绕于该定子铁心的第1三相定子绕组和第2三相定子绕组,以围绕所述转子的方式由所述外壳支承,所述第1三相定子绕组是将U1相绕组、V1相绕组、及W1相绕组进行Y联接而构成,所述第2三相定子绕组是将U2相绕组、V2相绕组、及W2相绕组进行Y联接而构成,所述U1相绕组是将U1‑1相绕组部和U1‑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V1相绕组是将V1‑1相绕组部和V1‑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W1相绕组是将W1‑1相绕组部和W1‑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U2相绕组是将U2‑1相绕组部和U2‑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V2相绕组是将V2‑1相绕组部和V2‑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W2相绕组是将W2‑1相绕组部和W2‑2相绕组部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U1‑1相绕组部和所述U2‑1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第1槽组,所述U1‑2相绕组部和所述U2‑2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与所述第1槽组相邻的第2槽组,所述V1‑1相绕组部和所述V2‑1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第3槽组,所述V1‑2相绕组部和所述V2‑2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与所述第3槽组相邻的第4槽组,所述W1‑1相绕组部和所述W2‑1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第5槽组,所述W1‑2相绕组部和所述W2‑2相绕组部卷绕于由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所构成的、与所述第5槽组相邻的第6槽组,所述U1‑1相绕组部、所述U2‑2相绕组部、所述V1‑1相绕组部、所述V2‑2相绕组部、所述W1‑1相绕组部、及所述W2‑2相绕组部是分别将同一截面形状的导线以波状绕法在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中卷绕m匝(其中,m为整数)而构 成,所述U1‑2相绕组部、所述U2‑1相绕组部、所述V1‑2相绕组部、所述V2‑1相绕组部、所述W1‑2相绕组部、及所述W2‑1相绕组部是分别将所述导线以波状绕法在每间隔6个槽的所述槽中卷绕n匝(其中,n为与m不同的整数)而构成,将所述U1相绕组的输出端和所述U2相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将所述V1相绕组的输出端和所述V2相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将所述W1相绕组的输出端和所述W2相绕组的输出端相连接,以使得所述第1三相定子绕组和所述第2三相定子绕组并联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0679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料化合物
- 下一篇:带有嵌入式数字定序器的开关多路复用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