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协作网络中最优分布式干扰源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1820.6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宋梅;魏翼飞;满毅;滕颖蕾;柯腾辉;张勇;马跃;俎云霄;戴超;王英赫;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40/12;H04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移动协作网络中最优分布式干扰源选择方法。该方法中,通过周期性发送训练序列及反馈信息获得候选协作节点的可能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判断信源节点能否与目的节点直接通信,如果能直接通信,则进行最优干扰节点选择;否则进行最优中继-干扰对选择;为协作节点的各个可能状态计算相应的优先标识值并选择适当的节点协助传输数据。本发明可根据信道的具体状态选择最优干扰源来应对移动协作网络中非法节点的窃听行为,保障通信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协作节点的电量消耗和传输误码率保证了通信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协作 网络 最优 分布式 干扰 选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移动协作网络中最优分布式干扰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信源节点S周期性发送训练序列,目的节点D与各个协作节点C进行信道估计;S2,根据训练序列的反馈结果划分各个信道的信道功率增益状态、候选协作节点的剩余电量状态以及信源中继SR信道信噪比状态,并确定相应的状态转移概率;由此确定候选协作节点作为干扰节点时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和对应的状态转移概率、以及候选协作节点作为中继节点时的每一个可能的状态和对应的状态转移概率;S3,判断信源节点S是否能够与目的节点D直接通信,若能直接通信,则执行步骤S4进行最优干扰节点选择;否则,执行步骤S8进行最优中继‑干扰对选择;S4,为候选协作节点作为干扰节点时各个可能状态计算相应的干扰优先标识值,建立干扰节点状态‑优先标识值对照表;S5,将数据帧传输占用的一个时隙分为二个子时隙,在第一个子时隙,根据每个候选协作节点当前所处的状态,预测第二个子时隙各候选协作节点作为干扰节点时所处状态,参照所述干扰节点状态‑优先标识值对照表选取干扰优先标识值最小的候选协作节点为最优干扰节点;S6,在数据帧传输的第二个子时隙,数据帧由信源节点发送给目的节点,同时由第一子时隙选取的最优干扰节点发送干扰信号;S7,在每个数据帧传输完成后判断所有数据是否已传输完毕,若是则结束通信;否则转回步骤S5进行下一数据帧的传输;S8,分别从干扰节点的角度和中继节点的角度出发,为候选协作节点每一个可能的干扰节点状态或中继节点状态计算相应的干扰优先标识值和中继优先标识值,建立中继‑干扰对状态‑优先标识值对照 表;S9,将数据帧传输占用的一个时隙分为二个子时隙,在第一个子时隙,根据每个候选协作节点当前所处的状态,预测第二个子时隙各候选协作节点所处状态,参照所述中继‑干扰对状态‑优先标识值对照表选取干扰优先标识值最小的候选协作节点为最优干扰节点,参照所述中继‑干扰对状态‑优先标识值对照表选取中继优先标识值最小的候选协作节点为最优中继节点,选出的最优中继节点和最优干扰节点构成第二子时隙协作的中继‑干扰对;S10,在数据帧传输的第二个子时隙,数据帧由信源节点发出,经由第一子时隙选取的最优中继节点发送给目的节点,同时由第一子时隙选取的最优干扰节点发送干扰信号;S11,在每个数据帧传输完成后判断所有数据是否已传输完毕,若是则结束通信;否则转回步骤S9进行下一数据帧的传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418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