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对比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3020.3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斌;于国军;沈方伟;孙立国;雷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力学领域,特别是涉及结构动力学实验,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将有控制装置的控制框架和无控制装置的参照框架结构包含在一个动力特性及响应对比实验中,直观地将控制框架与参照框架结构同时进行动力特性及响应对比和检验。它主要设置磁流变阻尼器、单摆质量球、橡胶隔震垫振动控制装置的框架为控制框架,不设置以上振动控制装置的框架为参照框架。参照框架与控制框架通过柱脚板与框架连接底板连接,电机动力依次通过旋转传力杆、框架传力拉杆、框架连接板传递至框架连接底板上,从而实现两种框架的水平振动。本发明直观而且可以定量地体现控制框架与参照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可广泛应用于高等工科学校的实验及演示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结构 动力 特性 响应 对比 实验 装置 | ||
【主权项】:
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及响应对比实验装置,它包括参照框架(14)、控制框架(15)、框架连接底板(5)、滑轮组(8)、导轨(7)、底板(6)、激励及传动系统(34)、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36)、水槽(23)、红色水体(35),其特征在于:参照框架(14)与控制框架(15)并列连接在一个框架连接底板(5)上;框架连接底板(5)通过滑轮组(8)、导轨(7)与底板(6)连接;激励及传动系统(34)与框架连接底板(5)通过螺栓连接;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36)与参照框架(14)、控制框架(15)连接;水槽(23)中盛有红色水体(35),并粘接在参照框架(14)与控制框架(15)上;激励及传动系统(34)由振幅调节盘(16)、电机转子孔(26)振幅调节曲槽(25)、电机(17)、电机调速器(33)、旋转传力杆(13)、框架传力拉杆(11)、传力拉杆底座(12)组成;电机转子孔(26)与振幅调节曲槽(25)位于振幅调节盘(16)上;电机转子孔(26)与电机(17)通过键连接;旋转传力杆(13)一端采用活动螺杆连接振幅调节曲槽(25),另一端采用活动螺杆连接框架传力拉杆(11);框架传力拉杆(11)穿过传力拉杆底座(12),传力拉杆底座(12)和电机(17)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6)上;框架传力拉杆(11)与框架连接板(9)通过拉杆调节螺母(1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302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橡胶衬套刚度测量夹具
- 下一篇:光纤体应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