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铁车炉壳下挠变形矫正修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520.1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春;郑维高;奚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铁车炉壳下挠变形矫正修理方法,即首先拆除混铁车炉壳各附件,炉壳两侧的锥体部不作特别处理,炉壳直筒部底面与车体平台之间设置二个电动液压千斤顶,沿锥体部与直筒部接缝环向对称切割直筒上部,再沿焊缝切割直筒部下部一小段,保持炉壳处于静止状态,启动二个电动液压千斤顶并顶升炉壳直筒部底面的下挠部位至直筒部底面上部,在直筒部与锥体部交接处用手动液压千斤顶从炉外往炉内调平定位,与锥体部对接,制作弧形板重新焊接切割部位,装复炉壳各部件。本方法方便实施混铁车炉壳下挠变形的矫正修理,避免了炉壳与车体平台的刮擦,提高了混铁车炉壳的使用寿命,有效保证了混铁车的安全正常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混铁车炉壳下挠 变形 矫正 修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混铁车炉壳下挠变形矫正修理方法,混铁车炉壳包括直筒部和连接直筒部两端的两个锥体部,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拆卸混铁车炉壳附件,包括炉壳保护板、工作平台、炉壳支架和走道板;步骤二、在炉壳直筒部顶面两端与锥体部交接处分别切割一个通孔,用于铅锤放线测量炉壳直筒部直径,再沿直筒部与锥体部环向焊缝画线,至炉壳直筒部轴向中心线水平面; 步骤三、炉壳直筒部底面与车体平台之间设置二个电动液压千斤顶,用于顶升炉壳直筒部底面;步骤四、将直筒部两端底面分别用槽钢固定于车体平台,槽钢形成支撑架支撑炉壳,预防壳体在矫正中出现扭曲变形;步骤五、切除炉壳直筒部的炉口,沿着步骤二的画线和直筒部轴向中心线水平面进行切割,切割在直筒部自上而下、二端对称切割,然后取出直筒部上部变形的壳体;步骤六、再沿炉壳直筒部与锥体部焊缝往下切割一小段,并直筒部四个角同时进行切割;步骤七、根据炉壳直筒部底面尺寸,采用二个电动液压千斤顶顶升炉壳直筒部底面并达到直筒部规定的上拱度,在炉壳直筒部再采用手动液压千斤顶从炉壳外往炉壳内将直筒部底面与锥体部调平定位并与锥体部对接;步骤八、根据步骤二测量的炉壳直筒部直径,制作弧形的炉壳直筒部上部并与炉壳直筒部下部拼装,弧形炉壳直筒部上部与炉壳直筒部下部对接,使用炭弧气刨清除焊缝氧化铁,预热焊缝至100‑150度后实施焊缝焊接;步骤九、重新焊接切除的炉壳直筒部炉口,拆除炉壳直筒部底面的支撑槽钢和二个电动液压千斤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052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