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方鲀仔鱼开口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4485.0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永海;张根玉;张海明;谢永德;严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东方鲀仔鱼开口技术,本发明在充气式锥形孵化池进行,其特征是受精卵发育到眼点期,用100目抄网捞取受精卵调整受精卵密度在12-15万粒/m3,仔鱼出膜后,仔鱼密度10-12万尾/m3,仔鱼出膜后,充气调节到微波状,水温21-22℃,光照强度800-1000lx,白天遮光,晚上开灯补光;每天换水1次,每次4/5;仔鱼3日龄开始,投喂开口饵料,淡水品种用小型淡水轮虫;海水品种用S型褶皱臂尾轮虫,轮虫投喂前经过藻类强化培育;饵料都通过100目过筛,把大轮虫或大颗粒滤掉,饵料密度8-10个/ml,每天投喂2-3次,仔鱼出膜后在原池内培育5-6天,95%以上的仔鱼开口摄食,再把仔鱼移入苗种培育池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方 仔鱼 开口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东方鲀仔鱼开口技术,在充气式锥形孵化池进行,其特征是当东方鲀受精卵发育到眼点期,肉眼能分辨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时,统计受精卵数量,采用100目的抄网捞取受精卵来调整受精卵的密度,密度控制在12‑15万粒/m3,待初孵仔鱼出膜后,仔鱼密度基本在10‑12万尾/m3范围内,仔鱼出膜后,充气从呈沸腾状调节到微波状,水温为21‑22℃,光照强度以800‑1000lx为宜,白天双层遮阴膜遮光,晚上开灯补光,以保证仔鱼晚上摄食需要的光照;每天换水1次,每次4/5;仔鱼3日龄开始,投喂开口饵料,饵料根据品种来分:淡水品种采用小型淡水轮虫;海水品种采用S型褶皱臂尾轮虫,轮虫投喂前经过24小时的藻类强化培育;如果鲜活生物饵料不足,也可以用蛋黄或者BP粉来补充替代,开口饵料不管是生物饵料还是替代的补充饵料都必须通过100目过筛,把大轮虫或者大颗粒过滤掉,以保证水体内的有效饵料密度,饵料密度保持在8‑10个/ml,每天投喂2‑3次,仔鱼出膜后在充气式锥形孵化池内培育5‑6天,这时待95%以上的仔鱼开口摄食,再把仔鱼移入苗种培育池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844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顶储物柜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U形扁铁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