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渣量的转炉炼钢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6021.0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崔阳;南晓东;李海波;张立国;朱国森;宋春明;姜仁波;李承祚;孙铁;亢小敏;张涛;王建伟;邱世忠;李本海;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张镝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减少渣量的转炉炼钢法,该工艺流程为循环工艺过程,起点定为溅渣护炉,终点为炉内留渣;由溅渣护炉、炉内液态渣固化、添加废钢、兑入铁水、第一阶段吹炼-脱磷阶段、中间倒渣、第二阶段吹炼-脱碳阶段、出钢和炉内留渣八个阶段组成,对比常规转炉炼钢工艺,在终点磷含量不大于0.015%前提下,石灰消耗降低了40.5%,轻烧白云石消耗降低了76.8%,二者总消耗降低了55.5%。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转炉 炼钢 | ||
【主权项】:
一种减少渣量的转炉炼钢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流程为循环工艺过程,起点定为溅渣护炉,终点为炉内留渣;由溅渣护炉、炉内液态渣固化、添加废钢、兑入铁水、第一阶段吹炼‑脱磷阶段、中间倒渣、第二阶段吹炼‑脱碳阶段、出钢和炉内留渣八个阶段组成,具体工艺操作步骤如下:利用留在炉内的炉渣进行溅渣护炉,为新循环的开始,溅渣护炉前倒出脱碳渣量占渣量30~50%,溅渣过程使用白云石和轻烧白云石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调渣剂,对溅渣护炉后残留的脱碳渣进行固化操作,固化剂为石灰,然后加入废钢持续固化残留的脱碳渣;兑入铁水后进行第一阶段吹炼‑脱磷阶段,实施氧枪供氧操作,配以底吹;在中间倒渣阶段,控制脱磷结束后铁水温度、碱度和脱磷渣中的MgO含量以保证倒渣量;在脱碳阶段,保证钢水终点磷含量不大于0.015%,控制脱碳终渣MgO含量7.0~16%,保护转炉炉衬和缩短溅渣护炉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4602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胡琴
- 下一篇:移位寄存器及使用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