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古筝的转调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3613.8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1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潘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仲文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0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传统古筝的转调方法,通过在传统古筝的每根筝弦上安装截弦法筝码来实施,所述截弦法筝码包括人字形前码、人字形后码和设有滑块的截弦轨道,设有滑块的截弦轨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人字形前码和人字形后码的平顶上,靠近前岳山一端的人字形前码固定在面板上,经S岳山后面弦眼穿出的筝弦穿过截弦轨道和滑块之间的弦槽和弦枕,再经过前岳山后与弦钉固定以调整张力,截弦轨道与筝弦之间的夹角为1°~3°。本发明的优越性:采用前后双码的截弦方法来进行转调,演奏时方便灵活,音色音量不仅能与传动古筝保持一致,而且音质优于传统古筝;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适用性强,目前生产的传统古筝使用该转调方法都可成为转调古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古筝 转调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传统古筝的转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传统古筝的每根筝弦上安装截弦法筝码来实施,所述截弦法筝码包括人字形前码、人字形后码和设有滑块的截弦轨道,人字形前码和人字形后码均为平顶人字码,设有滑块的截弦轨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人字形前码和人字形后码的平顶上,弦枕设置于截弦轨道位于人字形后码一端的顶部,靠近前岳山一端的人字形前码固定在面板上,经S岳山后面弦眼穿出的筝弦穿过截弦轨道和滑块之间的弦槽和弦枕,再经过前岳山后与弦钉固定以调整张力,截弦轨道与筝弦之间的夹角为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仲文,未经潘仲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5361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牌
- 下一篇:一种散热带结构及其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