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爆震发动机间歇式气态介质流量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6592.7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范玮;秦红强;李建玲;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3/02 | 分类号: | G01F3/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爆震发动机间歇式气态介质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设定发动机中的电磁阀占空比、工作频率、气态介质供给压力的变化范围,并将相应范围均分为N、M、K份,得(N+1)×(M+1)×(K+1)种工况,采用集气法测量在发动机冷态下该(N+1)×(M+1)×(K+1)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步骤2,分别选取3种不同电磁阀占空比、工作频率、气态介质供给压力,采用称重法测量在发动机热态条件下该27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步骤3,计算步骤2中27种工况的流量修正因子,用三维插值得到步骤1中其余工况的流量修正因子;步骤4,由步骤1中的(N+1)×(M+1)×(K+1)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采用三维插值方法得到给定具体工况在冷态的气态介质流量,并由相应的流量修正因子得到热态条件的气态介质流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发动机 间歇 气态 介质 流量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脉冲爆震发动机间歇式气态介质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爆震发动机间歇式气态介质流量测量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设定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的电磁阀占空比变化范围为0.2至0.9,将该区间均分为N份,得到N+1个不同电磁阀占空比;电磁阀工作频率变化范围为5Hz至40Hz,将该区间均分为M份,得到M+1个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气态介质供给压力变化范围为0.2MPa至2.0MPa,将该区间均分为K份,得到K+1个不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将所述N+1个不同电磁阀占空比、M+1个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和K+1个不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任意组合,得到(N+1)×(M+1)×(K+1)种工况;采用集气法测量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冷态条件下上述(N+1)×(M+1)×(K+1)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所述集气法为:步骤a:将气球接在电磁阀出口处,收集通过电磁阀的气态介质,并测量供给时间t;步骤b:测量收集气态介质后的气球周长L、气球内部压力p和气态介质温度T,由球体体积公式V = L 3 6 π 2 , ]]> 计算得气球体积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ρ=p/RT,计算得气态介质密度ρ,其中R为气体常数;步骤c:根据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供给时间t、气球体积V和气态介质密度ρ,及已知的电磁阀工作频率f,由公式m · = ρV / ft , ]]> 计算得脉冲爆震发动机一个冷态工作循环过程中通过电磁阀的气态介质流量
;步骤2,选取电磁阀占空比为0.2、0.9及步骤1中电磁阀占空比变化区间的第
个点的电磁阀占空比,共3个不同电磁阀占空比;选取电磁阀工作频率为5Hz、40Hz及步骤1中电磁阀工作频率变化区间的第
个点的电磁阀工作频率,共3个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选取气态介质供给压力为0.2MPa、2.0MPa及步骤1中气态介质供给压力变化区间的第
个点的气态介质供给压力,共3个不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将上述选取的3个不同电磁阀占空比、3个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和3个不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任意组合,可以得到27种工况;采用称重法测量在脉冲爆震发动机热态工作条件下上述27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步骤3,用步骤2中得到的热态工作条件下的27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除以步骤1中得到的冷态条件下相对应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得到相应工况的流量修正因子;以电磁阀占空比、电磁阀工作频率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为变量,由上述27种工况的流量修正因子利用三维插值方法,得到步骤1中其余工况的流量修正因子;步骤4,给定具体的工况;以电磁阀占空比、电磁阀工作频率和气态介质供给压力为变量,由步骤1中的(N+1)×(M+1)×(K+1)种工况的气态介质流量利用三维插值方法,得到给定的具体工况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冷态条件下的气态介质流量;将上述求得的气态介质流量乘以相应工况下的流量修正因子得到给定的具体工况在脉冲爆震发动机热态工作条件下的气态介质流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65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盘再现装置和光盘再现方法
- 下一篇: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