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径管件内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2430.3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初冠南;卢为;刘晓晶;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0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变径管件内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变径管件成形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实现需要对合模及两侧加载等三者间匹配的控制,工作单元繁多,成形精度难以保证,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装置:由上冲头、工作台、柱塞缸、高压油管、底座、模架、下冲头、凹模、模套和液压增压器组装成具有变径模腔的成型装置;方法:组装底座、模架、下冲头、装有凹模和模套;管坯置于凹模腔中;上冲头置于管坯上;利用普通压力机上对管坯进行挤压;液压油推动底座和下冲头上行;液压增压器向成形中的管坯的内腔液体不断增压,直至管坯的外壁与凹模腔和变径模腔的内壁吻合,即完成变径管件的内压成形;本发明用于变径管管件的加工成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径管件内压 成形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变径管件内压成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冲头(1)、工作台(2)、柱塞缸(3)、高压油管(4)、底座(5)、模架(6)、下冲头(7)、凹模(8)、模套(9)和液压增压器(10),凹模(8)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半锥台体构成,凹模(8)的中心轴线处设有凹模腔(8-1),凹模(8)装在模套(9)中,模架(6)的上端面设有型腔(6-1),其特征在于:凹模腔(8-1)的中段设有变径模腔(8-2),底座(5)、下冲头(7)和模套(9)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模架(6)上的型腔(6-1)中,且下冲头(7)的上端位于与其对应的凹模腔(8-1)中,上冲头(1)设置在凹模(8)的上方,且上冲头(1)的下端位于与其对应的凹模腔(8-1)中,上冲头(1)的下端面的轴心处设有通油孔(1-1),上冲头(1)的侧壁上设有与通油孔(1-1)相通的进油孔(1-2),模架(6)的底部设有液压油孔(6-2),高压油管(4)的一端与液压油孔(6-2)连通,高压油管(4)的另一端与柱塞缸(3)连通,柱塞缸(3)的上端与工作台(2)的下端面连接,液压增压器(10)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上冲头(1)的进油孔(1-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3243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