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发热管自动复合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0783.3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放 |
主分类号: | H05B3/40 | 分类号: | H05B3/40;H05B3/52;B21D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陈德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发热管自动复合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自动绕线工序、自动填粉工序、缩管工序、退火工序、弯管工序以及检测工序,完成上述的整个弯管工序动作之后,再返回到模具到定位的距离与实际要求的距离的关系处进行判断,往返上述动作。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以后得到电发热管,与现有的未有统一的中央处理器控制以及人工参与的加工方法相互比较,本发明具有提高整个加工制造过程的生产效率以及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另外,上述道工序全部由中央控制台模块统一控制,使得其达到整个加工制造过程减少人工参与,全自动化实现整个过程,即具有全自动化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管自 复合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发热管自动复合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自动绕线工序:利用电阻测量法实现电阻丝的切断位置,再结合几何原理使切断机构切断电阻丝后无毛刺;具体工作流程为:先在中央控制台模块的触摸屏上设置米电阻、所需的电阻值、电阻丝的直径、电阻补偿值的相关参数,再将电阻丝放置于放料架上,利用张紧装置及编码器外轮将电阻丝拉至到设定的芯棒处,再将靠轮抵靠于电阻丝上,然后自动启动中央控制台模块,通过设置于芯棒上的主电机和设置于靠轮上的靠轮电机旋转,将所述的电阻丝旋转成螺旋状;自动填粉工序:利用电磁震荡法振动管材原理,在振动频率50HZ至300HZ范围内调节,根据被填的粉料数目、管材直径以及材质不同的条件下,精确控制被填的粉料密度的一致性以及全长范围内粉料的均匀性;具体工作流程为:先将按照设定要求排列好管材,自动启动填粉机,设置于填粉机上的止动气缸退回,设置于填粉机上的钢模合拢,弹夹退回,夹紧气缸夹紧,固定气缸打开,使芯棒气缸下降、导管马达以慢速下降,当到导管二段时的导管快速下降到设定时间后停止,开始挂电阻丝,按自动启动按钮,芯棒气缸上升开始拉丝,芯棒气缸上升到位时,再按自动启动按钮,固定气缸返回、夹紧气缸松开、落粉气缸打开、振荡马达开始振荡、导管开始以慢速上升,导管下降二段的感应灯亮,即马达停止,延时振荡开始计时,到设定时间后落粉气缸关闭、振荡马达停止,导管马达上升到原点后停止,弹夹返回、钢模打开、止动前进,即完成自动填粉流程;缩管工序:将被填充绝缘粉后的电热管整体直径缩小到5%-10%,保证电热管内密度达到或超过3.1克/立方厘米的标准;退火工序:利用局部瞬间大电流短路的原理,使管材内材料在局部的组织晶格产生变化,消除应力;在电流控制方面采用可控硅调压方式,并根据一般工业条件增加了稳压反馈电路,通过数控手段精确控制退火时间、输入功率、红外温度测试、电流大小的相关参数,达到精确完全退火改变工件局部物理特性的功能;具体工作流程为:自动下料,若夹具位置处感应有管材后,夹具夹紧,夹具夹紧到位后,开始退火,当到达退火的时间或者设定的温度后,夹具松开,加热翻料动作,退火后的料将被送到指定的冷却位置,水泵马达动作开始浇水冷却,到达冷却设定时间后,冷却翻料气缸动作,即完成整个退火工序;弯管工序:利用成型模和靠模之间对管材进行滚动挤压成型,再利用PLC发脉冲来控制伺服马达、精确控制压力、进给量以及均匀性,并预置弯管角度补偿;具体工作流程为:在中央控制台模块的触摸屏上设置好弯曲角的参数后,转到自动状态下,所述的自动指示灯将以相同的频率灯光闪烁时,即可自动启动,自动放置电热管到定位处,靠模气缸夹紧,定位气缸下沉,先判断模具到定位的距离与实际要求的距离的关系;若模具到定位的距离大于实际要求的距离时,送料气缸夹紧、靠模气缸松开,送料电机后退,后退到位,靠模气缸夹紧、送料气缸松开,送料电机前进到原点;若模具到定位的距离小于实际要求距离时,送料电机后退到位,送料气缸夹紧、靠模气缸松开,送料电机前进到原点;弯角电机开始向右转到位后,弯角电机左转回到原点,弯角升缩气缸下沉,弯角方向根据管形来判断;若当前弯角半径R与上一个弯角半径R的弯曲方向相同时,弯角升缩气缸下沉不动,靠模气缸夹紧、送料气缸松开,送料电机后退到设定距离,送料气缸夹紧、靠模气缸松开,送料前进到原点,靠模气缸夹紧、送料气缸松开、弯角升缩气缸上升,弯角电机右转;若当前弯角半径R与上一个弯角半径R的弯曲方向不相同时,弯角升缩气缸下沉后,弯角电机向右转180度、靠模气缸夹紧、送料气缸松开,送料电机后退设定距离,送料气缸夹紧、靠模气缸松开,送料前进到原点,靠模气缸夹紧、送料气缸松开、弯角升缩气缸上升,弯角电机左转,即完成整个弯管工序动作;检测工序:完成上述的整个弯管工序动作之后,再返回到模具到定位的距离与实际要求的距离的关系处进行判断,往返上述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放,未经张明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078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力弧结构的排气式纳米净化鞋
- 下一篇:一种包装式坐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