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2063.0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黄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5/10;B01J37/02;B01J37/08;C02F9/08;C02F1/30;C02F1/46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纳米晶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前驱体溶胶的制备,用反提拉-浸渍法挂膜,陈化及热处理等制备步骤,最终得一种介孔纳米晶光催化薄膜。本发明的一种介孔纳米晶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光催化薄膜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由于采用的两段式陈化工艺,降低了溶剂蒸发与反应物缩合速率的不平衡,并使溶剂挥发的速率和无机结构的缩合速度加快,快速形成液晶中间相,有利于生成有序结构,增强介孔结构的热稳定性。本发明获得的介孔纳米晶光催化薄膜的比表面积为100~189m2/g,孔径分布为2.8~5.1n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介孔纳米晶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前驱体溶胶液的制备(a)、将表面活性剂充分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钛醇盐及乙酰丙酮后进行快速搅拌,控制转速800r/min,搅拌时间0.5~1h后制成溶液A;其中钛∶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水∶乙酰丙酮按摩尔比为1∶0.02~0.2∶20~30∶5~10∶0.3;钛采用钛醇盐,即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氯化铵(CTAC)、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或三嵌段共聚物(p123);(b)、将醇、去离子水及浓盐酸混合配成滴加溶液B;其中钛,醇,去离子水及36%的浓盐酸按摩尔比为1∶7~10∶5~10∶1~1.5;其中的醇为乙醇或异丙醇;其中钛为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c)、室温下,将溶液B按其与溶液A按体积比为1∶3,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控制滴加的速率为0.5~1mL/min,同时在滴加过程中进行磁力搅拌,控制转速800r/min,滴加完后用浓盐酸调节pH为2.5~3.5,继续搅拌,控制搅拌转速800r/min,时间4~8h,得到前驱体溶胶液;(2)、基体材料的预处理:先将片状基体材料置于按去离子水与乙醇按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中,超声水浴振荡15~30min,完毕后送入烘箱控制70℃进行干燥;其中所述的片状基体材料可为铟化锡玻璃(ITO)、云母片或石英玻璃;(3)、用提拉-浸渍法在片状基体材料表面挂膜;将步骤(2)中准备好的片状基体材料置入事先装入步骤(1)准备好的在常温下半封闭条件存放,并在放置8~72h前驱体溶胶液的浸渍反提拉装置,浸渍时间5~8min,后打开控制阀,使溶胶液面向下缓慢移动,控制液面下降速度3~5cm/min,实现待涂膜基片相对向上提拉来涂膜,通过反复1~3次,即完成挂膜处理;(4)、两段式陈化将步骤(3)中制备好的膜片进行陈化,首先在20~30℃下陈化0.5~1h;后升温到65~80℃,再次陈化3~4d;(5)、两步升温热处理将步骤(4)经陈化处理得到的膜片,在马弗炉中焙烧,首先控制升温速率为1~2℃·min-1进行升温,到100~120℃维持2h,再以升温速率为0.5~1℃·min-1进行升温至350~400℃,维持1~3h,后打开炉门自然降温,使膜片随炉降到室温,取出即得本发明的介孔催化薄膜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20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医用盐水瓶全自动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