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滨岸带生态恢复型护岸结构型式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57123.6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0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华;陈虹;吴少霖;张震华;张谷明;张多;郑静;闻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12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河道滨岸带生态恢复型护岸结构型式,涉及河道滨岸护岸结构,需要提供一种采用透水型河岸动力防护带、滨岸生态系统构建带和仿自然岸坡带组成的护岸结构型式,本实用新型由透水型河岸动力防护带、滨岸生态系统构建带和仿自然岸坡带组成,其特征是河岸动力防护带采用抛石、人工块体材料抛填,并进行表面理砌,河岸动力防护带顶高程为设计高水位加0.1~0.5m,并每隔一定距离局部设置开口段;滨岸生态系统构建带水面宽度≥1m,常水位时水深≥0.2m,种植挺水植物、浮水/叶植物、喜水湿生植物;仿自然岸坡带采用植草砖、抛填小块石、土工格栅进行坡面防护,形成仿自然型岸坡。本实用新型用于河道、航道护岸。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滨岸带 生态 恢复 护岸 结构 型式 | ||
【主权项】:
1、河道滨岸带生态恢复型护岸结构型式,由透水型河岸动力防护带、滨岸生态系统构建带和仿自然岸坡带组成,其特征是河岸动力防护带采用抛石、人工块体材料抛填,并进行表面理砌,河岸动力防护带顶高程为设计高水位加0.1~0.5m,并每隔一定距离局部设置开口段;滨岸生态系统构建带水面宽度≥1m,常水位时水深≥0.2m,种植挺水植物、浮水/叶植物、喜水湿生植物;仿自然岸坡带采用植草砖、抛填小块石、土工格栅进行坡面防护,形成仿自然型岸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571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