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腔倍频蓝光光纤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02263.5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刘侠;楼祺洪;杜松涛;董景星;魏运荣;王炜;袁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H01S3/1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内腔倍频蓝光光纤激光器,由泵浦源、光纤系统和倍频系统组成,所述的光纤系统是由光纤光栅两端熔接的传能光纤和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构成,所述的泵浦源接所述的传能光纤,所述的倍频系统是依次由短焦距准直透镜、输出耦合镜、倍频晶体和端镜构成。本发明的内腔倍频蓝光光纤激光器融合了双包层光纤结构紧凑、输出功率高、电光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光纤激光器腔外倍频转换效率低的不足,能够获得高能量、高质量的蓝光激光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 光纤 激光器 | ||
【主权项】:
1、一种内腔倍频蓝光光纤激光器,其特征在于:由泵浦源(1)、光纤系统(9)和倍频系统(10)组成,所述的光纤系统(9)是由光纤光栅(3)两端熔接的传能光纤(2)和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4)构成,所述的泵浦源(1)接所述的传能光纤(2),所述的倍频系统(10)是依次由短焦距准直透镜(5)、输出耦合镜(6)、倍频晶体(7)和端镜(8)构成,所述的掺钕双包层保偏光纤(4)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的短焦距准直透镜(5)的前焦面,所述的倍频晶体(7)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的输出耦合镜(6)的凹球面和端镜(8)的凹球面之间的光腰处,经该短焦距准直透镜(5)准直后的基频光通过所述的输出耦合镜(6)的凹球面反射聚焦在所述的倍频晶体(7)的中心处,所述的输出耦合镜(6)、倍频晶体(7)和端镜(8)的位置关系以保证基频光振荡的形成,同时所述的端镜(8)将从输出耦合镜(6)经倍频晶体(7)传播的基频光及经倍频晶体(7)产生的倍频光反射回所述的输出耦合镜(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226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放血袋
- 下一篇:多滚道机械式层间控制半自动饮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