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光路紫外吸光法测量COD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64823.5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昱;戴景民;李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双光路紫外吸光法测量COD的装置,涉及一种监测COD浓度的设备,属于环境水质监测领域。它为了解决目前的监测COD的方法操作复杂、有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输出轴与变速箱相连,变速箱的三个输出轴分别与三个轴套转动连接,三个轴套的底端分别固定有三个紫外玻璃管,三个轴套内部分别设置有销轴,其中一个销轴底端固定低压汞灯,另两个销轴底端沿垂直方向并列固定两个光电二极管,四个光电二极管的发光体都朝向低压汞灯,设置低压汞灯的紫外玻璃管与其它两个紫外玻璃管之间夹角为α,20°≤α≤180°,设置低压汞灯的紫外玻璃管与其它两个紫外玻璃管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1、L2,L1≠L2。 | ||
搜索关键词: | 双光路 紫外 吸光法 测量 cod 装置 | ||
【主权项】:
1、双光路紫外吸光法测量COD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1)、变速箱(2)、第一轴套(3)、第一销轴(4)、第二轴套(5)、第二销轴(6)、第三轴套(7)、第三销轴(8)、第一紫外玻璃管(9)、第二紫外玻璃管(10)、第三紫外玻璃管(11)、低压汞灯(12)、第一光电二极管(13)、第二光电二极管(14)、第三光电二极管(15)和第四光电二极管(16),电机(1)的输出轴与变速箱(2)的输入轴相连,变速箱(2)的三个同步旋转输出轴分别与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5)和第三轴套(7)转动连接,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6)和第三销轴(8)的顶端分别与变速箱(2)固定连接,并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套(3)、第二轴套(5)和第三轴套(7)内部;第一轴套(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紫外玻璃管(9),第一销轴(4)的底端固定有低压汞灯(12),低压汞灯(12)设置在密封的第一紫外玻璃管(9)内;第二轴套(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紫外玻璃管(10),第二销轴(6)的底端沿垂直方向并列固定有第一光电二极管(13)和第二光电二极管(14),第一光电二极管(13)和第二光电二极管(14)设置在密封的第二紫外玻璃管(10)内;第三轴套(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三紫外玻璃管(11),第三销轴(8)的底端沿垂直方向并列固定有第三光电二极管(15)和第四光电二极管(16),第三光电二极管(15)和第四光电二极管(16)设置在密封的第三紫外玻璃管(11)内;第一光电二极管(13)和第三光电二极管(15)能够吸收254nm紫外光,第二光电二极管(14)和第四光电二极管(16)能够吸收546nm可见光,所述四个光电二极管的发光体都朝向低压汞灯(12),第一紫外玻璃管(9)的圆心与第二紫外玻璃管(10)的圆心连线和第一紫外玻璃管(9)的圆心与第三紫外玻璃管(11)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α,且20°≤α≤180°;第一紫外玻璃管(9)与第二紫外玻璃管(10)之间的距离为L1,第一紫外玻璃管(9)与第三紫外玻璃管(11)之间的距离为L2,且L1≠L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48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