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金属板材空腔防腐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681.7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路;朱士凤;田富国;高成勇;刘柯军;吴涛;田喜迎;李文刚;宫金宝;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 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金属板材空腔防腐技术,其特征在于:从采用高泳透力的电泳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和优选金属板材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车身金属板材空腔防腐性能,工艺步骤如下:优选金属板材包括冷扎板材、镀锌板材、预磷化板材、有机涂膜板材;优化产品结构,对由相应的金属构件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组合的汽车车身的空腔部位采用适宜地开孔,孔间距为孔直径的2倍或留有间隙,深度200mm的空腔的间隙为5mm,来解决无涂膜附着的问题;涂装材料选择应用高泳透力的电泳漆,从而使汽车车身的空腔部位、内部背离电极的部位及夹缝部位的涂膜厚度提高到8μm以上,外表面电泳涂膜厚度控制在10~15μm,即采用4枚盒法测定泳透力时的最内表面与最外表面的膜厚比应大于0.53,提高了汽车车身的耐穿孔腐蚀性能,减少外表面涂膜的涂料消耗量和空腔注蜡量,降低涂装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金属 板材 空腔 防腐 技术 | ||
【主权项】:
1、车身金属板材空腔防腐技术,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金属板材的优择制造汽车车身用的金属板材包括冷扎板材、镀锌板材、预磷化板材、有机涂膜板材;(2)优化产品结构汽车车身由相应的金属构件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组合而成,按电泳漆的泳透力,开通工艺孔,孔间距为孔直径的2倍或留有间隙,避免死角部位,以利于电泳漆的涂装及防止积液;(3)涂装材料的优化选择高泳透力的电泳漆,将汽车车身的空腔部位、内部背离电极的部位及夹缝部位的涂膜厚度提高到8μm-10μm以上,外表面电泳涂膜厚度控制在10~15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06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限界地铁转向架构架
- 下一篇:用于LED固晶机或焊线机的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