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合金高强钢激光复合焊缝硬度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2792.3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艳;倪加明;倪慧峰;俞海良;张悦;黄海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焊接工程技术领域的低合金高强钢激光复合焊缝硬度控制方法,本发明中,熔化极电弧沿焊接方向置于激光焦点之前,控制熔化极电弧与激光焦点的距离,使激光的光致等离子体与熔化极电弧等离子体保持交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熔池,熔池在熔化极电弧笼罩区域浅,而在光致等离子体区域深;非熔化极电弧沿焊接方向置于激光焦点之后,控制非熔化极电弧与激光焦点的距离,使光致等离子体与非熔化极电弧等离子无显著交互作用,同时非熔化极电弧在光致等离子体的协助下维持稳定燃烧。本发明提高工件对激光功率的吸收能力,改善了激光焊接的搭桥能力,而且降低了焊缝的冷却速度和接头显微硬度,改善了焊缝机械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高强 激光 复合 焊缝 硬度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低合金高强钢激光复合焊缝硬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化极电弧热源、激光热源、非熔化极电弧热源按作用于工件的先后顺序沿焊接方向排放在一条直线上,熔化极电弧沿焊接方向置于激光焦点之前,控制熔化极电弧与激光焦点的距离,使激光的光致等离子体与熔化极电弧等离子体保持交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熔池,熔池在熔化极电弧笼罩区域浅,而在光致等离子体区域深;非熔化极电弧沿焊接方向置于激光焦点之后,控制非熔化极电弧与激光焦点的距离,使光致等离子体与非熔化极电弧等离子无显著交互作用,同时非熔化极电弧在光致等离子体的协助下维持稳定燃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279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阶梯环散装填料
- 下一篇:实现两种操作状态的电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