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209.5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如;陈晓峰;王迎军;郭常亮;孟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24 | 分类号: | A61K47/24;A61K47/02;A61K4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各化学组分为:CaO 36%~16%、P2O5 4%和SiO2 60%~80%;平均粒径为2μm~5μm,颗粒形貌为球形,颗粒比表面积为30.6m2/g~89.7m2/g,介孔孔径为1.9~4.1nm。本方法采用有机模板法:将催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正硅酸乙脂、磷酸三乙脂和四水硝酸钙,进行水解反应后,加入有机模板剂聚乙二醇充分搅拌得到溶胶,再经陈化形成湿凝胶;用无水乙醇浸泡洗涤湿凝胶;将得到的湿凝干燥得到干凝胶,置于坩埚内进行热处理获得最终产品。本发明的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具有更高生物活性、降解性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玻璃 介孔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其特征是各化学组分的摩尔百分比分别为:CaO36%~16%、P2O5 4%和SiO260%~80%;该生物活性玻璃介孔微球的平均粒径为2μm~5μm,颗粒形貌为球形,颗粒比表面积为30.6m2/g~89.7m2/g,介孔孔径为1.9~4.1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920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坯布表面疵点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业务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