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带宽多模光纤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382.4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薛济萍;沈一春;薛群山;庄卫星;陈京京;许春华;钱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 | 分类号: | C03B37/01;C03B37/018;C03B37/02;C03B37/10;C03C2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高带宽多模光纤生产方法涉及的是一种高带宽多模光纤生产方法,是在万兆多模光纤的研制基础上,经过特殊工艺设计,使其频响曲线在无线通信的几个主要频段较为平坦,主要在光纤承载无线电波系统中使用,以满足光纤到户的需要。生产步骤包括高带宽多模光纤的芯棒和套管清洗、干燥和组装,拉丝工艺,拉丝炉氦氩气体混用,光纤正弦搓动,高带宽多模光纤半成品复绕筛选,高带宽多模光纤的性能检测,高带宽多模光纤成品包装入库。本发明生产方法生产的高带宽多模光纤各指标符合ISO/IEC11801多模光纤OM3的指标;且在3G、IEEE802.11b/g、IEEE802.11等主要的无线通信频段谱响平坦,能传输这些无线通信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带宽 光纤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带宽多模光纤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1)高带宽多模光纤的芯棒和套管清洗、干燥和组装选用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方法制作特定折射率剖面的光纤芯棒,选用外气相沉积工艺方法制作套管型外包层,通过酸洗和碱洗对芯棒和套管进行清洁,去除芯棒和套管本身表层的杂污物质;清洗完成后将芯棒和套管分别放入干燥柜干燥6~10小时,干燥柜内通入氮气(N2)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将芯棒和套管进行组装、密封,并安装在高速拉丝塔进行拉丝;(2)拉丝工艺拉丝工艺是将原先制好的芯棒与套管组装后熔缩与拉丝同步进行的工艺,通过真空泵控制芯棒与套管之间的真空度为10mbar以下,拉丝炉温度为1800℃~2000℃,拉丝生产速度为1000~1500米/分,末端采用双收线机绕收光纤,其间经过一次,二次光纤涂料涂覆;(3)拉丝炉氦氩气体混用拉丝炉采取上中下三路进气方式,上部通入氩气(Ar)30~40L/min,氦气(He)5~10L/min,中部通入氩气(Ar)5~7L/min,下部通入氩气(Ar)1~3L/min;(4)光纤正弦搓动采用光纤正弦搓动装置对正在拉制过程中的光纤进行搓动,通过正弦扭转搓动轮对光线扭转搓动,光纤正弦搓动装置置于牵引轮上方以及固化系统下方,结构包括正弦扭转搓动轮、过渡轮、工作面板、支架、电气控制台,正弦扭转搓动轮搓动轮的幅度为10°~80°,正弦扭转搓动轮搓动轮的频率为0.02~10次/s;(5)高带宽多模光纤半成品复绕筛选对通过上述几个步骤拉制好的高带宽多模光纤半成品进行筛选复绕,筛选所加张力为9.4~9.8牛顿;(6)高带宽多模光纤的性能检测对按照上述步骤生产出的光纤进行各项性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其几何尺寸、光学和传输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以及宏弯损耗指标的常规测试,采用光纤折射率测试仪(NR-9200)对光纤的折射率剖面进行测试,采用多模光纤的带宽测试仪器(PK2500)对光纤的带宽进行测试;其中几何尺寸指标包括包层直径、芯/包层同心度、包层不圆度、涂层直径(未着色)、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和涂层不圆度;光学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光纤在850nm,1310nm处的衰减系数、带宽、数值孔径(NA)、和光纤在850nm,1310nm处的有效群折射率;机械性能以及宏弯损耗等指标包括光纤的抗拉强度(10m标距)、抗疲劳参数、光纤在850nm,1310nm的宏弯损耗(100圈,φ75mm)、和涂层峰值剥离力;环境性能指标包括光纤在850nm,1310nm的温度循环附加衰减(-60℃~+85℃),光纤在850nm,1310hm的老化性能(+85℃±2℃,85%RH,30天),光纤在850nm,1310nm的温度——湿度循环附加衰减(-10℃到+85℃,90%相对湿度),光纤在850nm,1310nm的浸水附加衰减(23±2℃,30天);测试合格的高带宽多模光纤为高带宽多模光纤成品;(7)高带宽多模光纤成品包装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338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