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缬氨酸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1935.8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缪正兴;李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08 | 分类号: | C07C229/08;C07C227/40;C12P13/0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缬氨酸的提取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通过发酵法获得含有缬氨酸的发酵液,加入中性絮凝剂后对发酵液进行过滤除去菌体,在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液体经加热和真空浓缩,体积浓缩到原来的9-11%,浓缩液冷却到24.5-25.5℃结晶,经离心分离得到结晶的粗产品;该粗产品再溶解成3.5%溶液,加热到58-62℃,再次脱色、过滤、浓缩和结晶,经分离得到二次粗产品;二次粗产品再进行上述操作,只要过滤时增加一超滤过程,最后结晶出湿成品,该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去掉了离子交换的工序,而直接采用浓缩结晶的方法,因此大大降低了废水的排放量,且提取吸收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缬氨酸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缬氨酸的提取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通过发酵法获得含有缬氨酸的发酵液,加入中性絮凝剂后对发酵液进行过滤,除去过滤液中的菌体,在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后的液体经加热和真空浓缩,液体体积浓缩到原来体积的9-11%左右,然后将浓缩液冷却到24.5-25.5℃结晶,经离心分离得到结晶的粗产品,分离出来的母液经处理后回到下批的滤液中循环使用;将上述第一次结晶分离出来的粗产品加水溶解成重量比为3.5%左右的溶液,溶液加热到58-62℃,加入活性炭进行再次脱色,脱色后的溶液经过滤,并将溶液浓缩到原来体积的7-9%左右,然后将浓缩液冷却到24.5-25.5℃结晶,经离心分离可得到第二次结晶的粗产品,分离出来的母液可回发酵滤液中再次使用;第二次结晶的粗产品再次加水溶解成重量比为3.5%左右的溶液,溶液加热到58-62℃,加入活性炭进行再次脱色,脱色后的溶液经过滤,再经过超滤,再次将溶液浓缩到原来体积的7-9%左右,然后再将浓缩液冷却到24.5-25.5℃结晶,经离心分离得到湿成品,分离出来的母液可用作第一次结晶粗产品的配料水,湿成品经干燥后成为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193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