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6008.4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昌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04;E21B15/00;E21B19/00;E21B33/13;E21B21/00;E21B4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0天津市大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模块式钻机,涉及一种在陆地或在海上、滩海人工岛上进行丛式井作业的钻机。为了克服在陆地或在海上、滩海人工岛上进行丛式井作业中,钻井装备只能独立作业、搬移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钻机主模块(1)、循环模块(2)、控制模块(3)依次排列在轨道(10)上,并沿轨道(10)移动;动力模块(6)、固井设备模块(4)、固井材料模块(5)位于轨道(10)之外,采用组合式平板车运移或撬装运移;地面固定共用模块(7)位于轨道(10)之外。有益效果是,井场布局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场地利用率,能够实现批量钻井,提高钻井作业的整体效率,减少固井装备的投入。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钻机 | ||
【主权项】:
1.一种模块式钻机,包括钻机、轨道、套管输送装置、钻杆架、地面固定共用设备,钻机在轨道上沿轨道移动,套管输送装置、钻杆架在轨道外与钻机同步移动,钻机工作时与套管输送装置、钻杆架的位置是固定的,地面固定共用设备位于钻机附近,其特征是:钻机主模块(1)、循环模块(2)、控制模块(3)依次排列在轨道(10)上,并沿轨道(10)移动;动力模块(6)、固井设备模块(4)、固井材料模块(5)位于轨道(10)之外,采用组合式平板车运移或撬装运移;地面固定共用模块(7)位于轨道(10)之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760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