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4891.1 | 申请日: | 200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40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谭丕强;胡志远;楼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装置。由前锥筒、过滤腔、后锥筒组成,过滤腔呈筒形,一端连接前锥筒,另一端连接后锥筒,前锥筒另一端连接柴油机尾气进气口,后锥筒另一端连接尾气过滤后排气口;过滤腔分为两个过滤室和一个间隙室,两个过滤室内均设置有以空间方式密集排列陶瓷小球过滤元件。但两个过滤室所使用的陶瓷小球过滤元件粒径不同。本实用新型对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效果好,降低排气中的HC和CO,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须控制装置,能够自动实现再生,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机械冲击性能;对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强,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柴油机 排气 微粒 集装 | ||
【主权项】:
1、一种分段式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装置,由前锥筒(1)、过滤腔(2)、后锥筒(5)组成,其特征在于过滤腔(2)呈筒形结构,其一端连接前锥筒(1),另一端连接后锥筒(5),前锥筒(1)的另一端连接柴油机尾气进气口(7),后锥筒(5)的另一端连接尾气过滤后的排气口(8);过滤腔(2)分为过滤室(3)、间隙室(6)和过滤室(4)三室结构,间隙室(6)位于过滤室(3)、过滤室(4)之间;过滤室(3)内设置陶瓷小球过滤元件(9),过滤室(4)内设置陶瓷小球过滤元件(10),陶瓷小球过滤元件(9)和陶瓷小球过滤元件(10)均以空间方式密集排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48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