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30741.0 | 申请日: | 200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563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忠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46;E02D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采用夯锤自由落体运动对填料进行夯实,并通过总填料量和贯入度进行控制,可快速在桩端形成最优的密实土体,以获得最大的扩散面积Ae,起到力的扩散作用,从而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择较好地基土作为桩端持力层;2)在桩位处以护筒成孔至设计深度,夯锤击出护筒一定深度;3)在护筒中填料,通过重锤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夯击,对桩端下一定范围土体进行加固挤密,总填料量小于等于理论填料量的20%~70%;4)反复操作直至满足三击或三击以上贯入度收锤标准;5)通过护筒,向护筒底端填充预定量的混凝土并进行夯实,形成桩身的扩底层;6)进行桩身的施工。当遇到被加固土体较硬时,该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择较好地基土作为桩端持力层;2)在桩位处以护筒成孔至设计深度,夯锤击出护筒一定深度;3)只填入少量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夯实,或不填料,直接利用孔内土体对地基土体进行夯实,由三击或三击以上总贯入量控制夯实程度;4)进行桩身的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建筑物上部荷载,选择较好地基土作为桩端持力层;2)在地基中的预定桩位处,按照设定桩长,利用夯锤在护筒内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对护筒底端的地基土体进行冲切,形成孔洞后护筒跟进,达到规定深度,并根据地质情况将锤击出护筒一定深度;3)通过护筒,一边通过护筒向底端填入一定数量的散体填充料,一边通过夯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夯击填充料,反复进行上述填料和夯实操作,达到加固护筒底端土体的目的。上述填充料的总填充量小于等于理论的总填料量的20%~50%或更小,该理论的总填料是这样定义的,即V理=V体-V粒,V理表示理论的总填料量,V体表示桩端下被加固土体的体积,V粒表示被加固土体区域内土颗粒的体积。4)反复进行上述填料和夯实操作,对上述护筒底端,即桩端下方的一定深度、范围的体积土体进行密实加固,直至满足下述条件a),形成所需要的最优的密实土体,在桩端形成由夯实的散体填充料,挤密土体和影响土体构成的复合载体,由此获得桩端的最大扩散面积Ae,起到力的扩散作用,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条件a)是指上述填充料的最终填充夯实程度由三击或三击以上总贯入量控制,即在不投料的情况下,以预定的锤重、落距,测试夯锤连续空打三击或三击以上的贯入量,其中后一次的贯入量小于前一次的贯入量或持平,并且上述总贯入量应小于设计值。该设计值按照实现最优的密实程度,且地基没有隆起,不对相邻桩已形成挤密土体造成的影响确定的;5)通过上述护筒,向护筒底端填充预定量的混凝土并进行夯实,收锤时要求夯锤底端与护筒底端持平或不超出护筒1~3cm;6)进行桩身的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忠,未经王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307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胆木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轮胎轮毂的胎压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