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鳞翅目与鞘翅目昆虫高毒力的Bt基因、表达载体和工程菌有效
申请号: | 01124164.0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40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黄大昉;宋福平;陈中义;李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32 | 分类号: | C12N15/32;C12N1/20;C12N1/21;C12N15/63;C12N15/74;C12N15/70;A01N6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涛,陆滨芊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对鳞翅目与鞘翅目昆虫高毒力的Bt基因、表达载体和工程菌”,属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进一步,本发明涉及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均有抗性的BtcrylBa3基因序列,涉及crylBalcry3Aa基因组合方式,还涉及广宿主表达载体pGM1105。更进一步,本发明使用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均有抗性的BtcrylBa基因和对鞘翅目害虫有活性的cry3Aa基因进行组合,以提高基因对有关害虫的毒性;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广宿主穿梭表达载体pGM1105,将cry3Aa基因转化导入含有crylBa基因的Bt17菌株中,以实现两种基因的高效表达。本发明所涉及的两种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组合所产生的对鞘翅目害虫的毒力强于目前国际上发现的同类自然菌株和工程菌株,说明在两种基因或其表达产物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鳞翅目 鞘翅 昆虫 毒力 bt 基因 表达 载体 工程 | ||
【主权项】:
1.一种Bt基因cry1Ba3的基因序列,其特征是该序列具有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具有如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且对昆虫具有毒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241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固定柱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转轮式拼音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