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稻白叶枯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4617.3 | 申请日: | 200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葆棠;张端品;颜秋生;张雪琴;余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水稻白叶枯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点是,将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分别通过以碘乙酰胺(IOA)和X-射线处理,通过不对称细胞融合得到再生植株,并与栽培稻进行回交。以RAPD、白叶枯病菌株接种鉴定、荧光原位杂交、抗性基因拟合指纹分析对植株进行鉴定,确定抗白叶枯病水稻育种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白叶枯病 育种 材料 选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选育抗水稻白叶枯病育种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分别建立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的细胞悬浮系,取继代培养3天的悬浮细胞以酶液,所说 的酶液配比如下:0.25%(w/v)纤维素酶RS;0.01%(w/v)果胶酶Y-23,;5mM吗林乙 基磺酸,;13%(w/v)甘露醇;细胞洗涤液,pH5.6,用所说的酶液酶解,得到原生质体; 2)用浓度为2-5mol/l的碘乙酰胺处理栽培稻的原生质体10-20分钟,获得钝化栽培稻 的原生质体的细胞质,以照射剂量强度为25×104拉特的X-射线处理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 40-80分钟,获得钝化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的细胞核; 3)将处理过的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在融合仪上进行融合处理,其参数为:直 流电流300-400v;波宽5-20μs;脉冲重复2-4;脉冲间隔0.5-1s;交流电流20-50v; 4)将步骤3)获得的材料在含KM8P的低熔点琼质糖中包埋培养一个月,将可见克隆转移 到含BA的N6培养基上作分化培养,然后将分化出的幼苗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 养,幼苗长至10cm高时移栽到土壤中,从亲本的叶片中提取DNA,将引物和随机扩增多态 性差异方法扩增亲本DNA,获得引物在亲本间的多态性,将所获得的杂种植株用栽培稻进行 回交得到杂种植株,然后采用抗性基因拟合引物PTO对所获抗白叶枯病水稻材料进行指纹分 析,或者取步骤4)的植株根尖作染色体制片,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所述的栽培稻和疣粒野 生稻杂种的染色体,筛选具有染色体杂交信号的栽培稻和疣粒野生稻的材料;将所筛选出的 抗白叶枯病杂种阳性植株做抗白叶枯病鉴定; 5)从所述步骤4)中所筛选出的抗白叶枯病杂种阳性植株中剪叶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鉴 定它们是否具有抗水稻白叶枯病的特性,验证所获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水稻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1461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装电气或电子组件的适配器
- 下一篇:对蛋同时进行注射和检测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