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管状元件和组件-CN201980034632.0有效
  • 亨里克·哈尔;奥勒·埃里克松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05-13 - 2022-08-09 - F16L13/007
  • 本文公开了一种管状元件(2)。该管状元件包括:第一管状部(4),该第一管状部(4)包括第一金属或合金;和第二管状部(6),该第二管状部(6)包括第二金属或合金。所述第一管状部(4)和所述第二管状部(6)之间的交界部(9)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管状元件的纵向方向(L)在固定的直径范围内延伸。所述第二管状部(6)包括第一端部(8),该第一端部(8)围绕所述第一管状部(4)布置。所述第二管状部(6)包括密封表面(10),该密封表面(10)在所述第一端部(8)处围绕所述第二管状部(6)沿周向延伸。
  • 管状元件组件
  • [发明专利]新奥氏体合金-CN201980034146.9有效
  • 卡琳·安东松;乌尔夫·基维塞克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05-23 - 2022-07-08 - C22C19/05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合金,其以重量%计包含以下元素:C≤0.03;Si≤1.0;Mn≤1.5;S≤0.03;P≤0.03;Cr 25.0至33.0;Ni 42.0至52.0;Mo 6.0至9.0;N 0.07–0.11;Cu≤0.4;剩余物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合金满足以下条件:ENi1.864*ECr‑19.92,其中ECr=[wt%Cr]+[wt%Mo]+1.5*[wt%Si],并且ENi=[wt%Ni]+30*[wt%C]+30*[wt%N]+0.5*[wt%Mn]+0.5*[wt%Cu]。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方法以及包含所述合金的物体。所述合金和由其制成的物体在凝固后具有小于0.3%的金属间相。
  • 奥氏体合金
  • [发明专利]管部分-CN201980038825.3有效
  • 米卡埃尔·梅林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06-12 - 2022-04-26 - G01D11/24
  • 本文公开了一种金属管部分(2)。所述金属管部分(2)包括连接元件(12)。所述连接元件(12)包括所述金属管部分的金属外管(10)的突出部分(14)以及壳体构件(16)。所述壳体构件(16)被焊接至所述金属外管(10)的所述突出部分(14)和至少另一部分,和/或金属内管(4)的一部分。信号线(8)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元件(12)。
  • 部分
  • [发明专利]传感器和系统-CN202011406533.1在审
  • 古斯塔夫·舍布卢姆;王国良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20-12-04 - 2021-12-03 - G01B7/16
  • 本文公开传感器和系统。传感器包括:金属物体;薄膜堆叠,其在金属物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上形成,其中该薄膜堆叠包括:电绝缘膜;位于电绝缘膜上的金属膜,其中在金属膜中限定第一电导体,其中该金属膜由与金属物体不同的金属合金构成,其中该第一电导体与金属物体通过电绝缘膜电绝缘,其中该第一电导体包括:在第一端中的连接点,其经由电线连接到第一端子;和在第二端中的传感器结构,其被限定在金属膜中,该传感器结构包括:金属膜的结点,其穿透电绝缘膜到达金属物体,由此形成热电偶;金属物体端子,其经由电线连接到金属物体的连接点,其中第一电导体的连接点和金属物体的连接点被构造成彼此相邻并且处于彼此等温关系。
  • 传感器系统
  • [发明专利]新型奥氏体不锈合金-CN201680061200.5有效
  • 乌尔夫·基维塞克;卡琳·安东松;彼得·斯滕瓦尔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6-10-19 - 2021-09-14 - C22C38/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合金,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以重量%(wt%)计包含:C低于0.03;Si低于1.0;Mn低于或等于1.2;Cr 26.0至30.0;Ni 29.0至37.0;Mo 6.1至7.1或者(Mo+W/2)6.1至7.1;N 0.25至0.36;P低于或等于0.04;S低于或等于0.03;Cu低于或等于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本发明涉及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的用途以及涉及由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制成的产品。因此,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包含低含量的锰与高含量的氮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的用途、特别是在高腐蚀性环境中的用途,以及涉及由所述奥氏体不锈合金制成的产品。
  • 新型奥氏体不锈合金
  • [发明专利]双相不锈钢带及其制造方法-CN201980034473.4在审
  • 萨拉·维克隆德;托马斯·福斯曼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06-12 - 2021-01-29 - C21D6/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双相不锈钢制造的双相不锈钢带,其中所述双相不锈钢按重量%计具有如下组成:C,小于或等于0.02;Si,0.05~0.40;Mn,0.5~3.0;Cr,30.0~33.0;Ni,5.0~10.0;Mo,2.0~4.0;N,0.40~0.60;Al,0.010~0.035;B,0.0020~0.0030;Ca,0.0006~0.0040;Cu,0~0.60;V,0~0.15;W,0~0.05;Co,0~0.60;Ti,0~0.03;Nb,0~0.03;P,小于或等于0.03;S,小于或等于0.02;剩余物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其中所述双相不锈钢由30体积%~70体积%的奥氏体相和70体积%~30体积%的铁素体相构成;并且其中所述带具有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的交替层,所述交替层与所述物体的平面基本上平行并且所述交替层具有小于或等于约10μm的平均层厚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包含所述双相不锈钢的带的方法。
  • 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传感器布置结构的金属管结构-CN201980032467.5在审
  • 古斯塔夫·舍布卢姆;安东尼·埃韦特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05-13 - 2020-12-25 - G01D1/00
  • 本文中公开了一种金属管结构(2)。所述金属管结构(2)包括第一管状部(4)和传感器结构(8)。所述传感器结构的传感器(10)被配置用以检测所述金属管结构(2)的物理参数。所述传感器结构(8)被形成为由多个薄膜层构成的堆叠(8A)。所述堆叠(20)包括至少第一电绝缘薄膜层(22)和至少一个导电薄膜层(24)。所述第一电绝缘薄膜层被机械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管状部(4)的外表面(7)。所述第一电绝缘薄膜层被布置用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导电薄膜层与所述第一管状部(4)电绝缘。所述传感器结构(8)的一部分被保护构件(14)覆盖,所述保护构件(14)被布置成与所述传感器结构(8)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管状部(4)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
  • 具有传感器布置结构金属管
  • [发明专利]生产双相不锈钢管的方法-CN201910975646.4在审
  • 丹尼尔·斯韦德贝格;佩尔·奥尔松·阿特伯格 - 山特维克材料技术公司
  • 2019-10-15 - 2020-04-24 - C22C38/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双相不锈钢管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双相不锈钢的管的方法(10),该双相不锈钢包括以重量%计的以下组成:C最大0.03,Si最大1.0,Mn最大1.5,P最大0.05,S最大0.03,Cr 24‑26,Ni 6‑8,Mo 3.0‑4.0,N 0.24‑0.32,和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方法(10)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双相不锈钢的管(2)的步骤(12),对从形成管(2)的步骤(12)获得的管(2)进行冷加工步骤(14),以及在冷加工步骤(14)之后,通过将管(2)置于500‑750℃范围内的温度T下处理0.5‑5分钟的时间段t对管(2)进行软退火的步骤(16)。
  • 生产不锈钢管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