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黄丝藻油脂和棕榈油酸产量的方法-CN202210421754.9有效
  • 张虎;张成武;高保燕 - 暨南大学
  • 2022-04-21 - 2023-03-31 - C12P7/640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黄丝藻油脂和棕榈油酸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由藻种室获得藻种后,转接于装有液体培养基的500mL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4~5天,光照为30~40μmol photons m‑2s‑1,然后,将该藻种继续转接至装有上述液体培养基的1000mL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5~7天;步骤2、将步骤1中的藻株接入光柱状玻璃生物反应器中,光强70~100μmol photons m‑2s‑1,通入含有1%CO2的压缩空气,鼓气培养5~7天;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藻种通过新鲜的液体培养基洗涤后,按照0.5g/L的初始接种密度转接至800mL柱状光生物反应器中。本发明通过绿光培养24小时后转入红光培养来提高小黄丝藻的生物质浓度及油脂和棕榈油酸含量,从而提高其油脂和棕榈油酸产量的方法。
  • 一种提高黄丝藻油脂棕榈油酸产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黄丝藻生长、油脂和棕榈油酸产量的方法-CN202210903978.3在审
  • 高保燕;张成武;洪建 - 暨南大学
  • 2022-07-28 - 2022-10-25 - C12P7/640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黄丝藻生长、油脂和棕榈油酸产量的方法,具体涉及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培养过程如下:步骤1、将藻种转接于装有mBBM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光照摇床振荡培养;步骤2、将步骤1中的藻种接入气升式柱状玻璃光生物反应器;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藻种转接至气升式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先在MgSO4·7H2O浓度增至为0.375g/L的mBBM培养基中培养9天后,再更换至无硫的mBBM培养基中高光条件下培养。本发明通过两步法的培养方式可显著提高黄丝藻油脂和棕榈油酸产率,为利用黄丝藻高效生产油脂和棕榈油酸提供了技术支持。
  • 一种提高黄丝藻生长油脂棕榈油酸产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适冷型丝状黄藻-段殖黄线藻生产棕榈油酸的方法-CN202111453446.6有效
  • 高保燕;张成武;张虎 - 暨南大学
  • 2021-12-01 - 2022-10-25 - C12P7/640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适冷型丝状黄藻‑段殖黄线藻生产棕榈油酸的方法,具有无机盐培养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藻种室获得藻种后,转接于液体无机盐培养基的锥形瓶中,静置培养5‑7天;将步骤S1中的藻株接入含有所述无机盐培养基的柱状玻璃光生物反应器后,鼓气培养5‑7天;将步骤S2获得的藻种通过过滤、无菌水洗涤后,转接至所述柱状玻璃光生物反应器中,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初始氮浓度和培养温度;通过步骤S3的鼓气培养后,通过静置沉淀收集藻体,然后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冻干藻粉。本方优势在于利用适冷型段殖黄线藻生产棕榈油酸及提高棕榈油酸产量,可以实现棕榈油酸在更大温度范围区域的高效生产。
  • 一种利用适冷型丝状段殖黄线藻生产棕榈油酸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丝状微藻联产油脂和虾青素的方法-CN202210461906.8在审
  • 高保燕;张虎;张成武 - 暨南大学
  • 2022-04-28 - 2022-08-09 - C12P7/6463
  • 本发明属于微藻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丝状微藻联产油脂和虾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由藻种室获得藻种后,转接于装有250mL mBBM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瓶(500mL)中,静置培养4~5天;然后,将该藻种继续转接至装有mBBM液体培养基的1000mL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5~7天,进行下一步扩种;步骤2:将步骤1中的藻株接入直径为6cm的柱状玻璃光生物反应器中(长=60cm),培养基为mBBM液体培养基,通入含有1%CO2的压缩空气,鼓气培养5~7天,可以显著提高油脂和虾青素产率,该方法简单方便,可为利用丝状微藻高效联产油脂和虾青素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一种促进丝状联产油脂虾青素方法
  • [发明专利]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JNU35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CN201910073504.9有效
  • 张成武;黄罗冬;高保燕;吴曼曼 - 暨南大学
  • 2019-01-25 - 2022-04-26 - C12N1/12
  • 本发明提供了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JNU35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该藻株名为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JNU35,于2018年9月7日保藏于位于中国北京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38。同时提供了一种所述雨生红球藻JNU35的培养方法,可快速积累生物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雨生红球藻JNU35的虾青素诱导方法,通过对两步法策略的创新优化,有效平衡了生物量和虾青素含量的同步快速积累,极大地提高了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含量,可显著降低虾青素生成的成本,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 高产虾青素雨生红球藻jnu35及其培养方法应用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置光源微藻培养装置-CN202122483307.X有效
  • 张成武;张虎;高保燕 - 暨南大学
  • 2021-10-15 - 2022-04-19 - C12M1/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置光源微藻培养装置,包括罐体、罐盖、透明连通管及内部的LED灯条和顶端的风扇,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刹车片,透明连通管内部设有可调控的LED灯条可以满足藻类生长对光的需求,透明连通管顶部设有风扇能够进行散热来维持温度。本实用新型培养体积内部结构简单、无冷却水盘管等设备,通过将固定第二安装耳和第一安装耳的螺钉螺母取下,将罐盖向上打开,使第二安装耳远离第一安装耳,将罐体的顶部打开,即可全角度清洗,从而便于培养结束后对罐体内部的清洗和消毒,进而降低了其它生物污染的风险,保障了微藻培养的成功率。
  • 一种新型内置光源培养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单细胞真核藻类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CN201811032498.4有效
  • 张成武;黄罗冬;高保燕 - 暨南大学
  • 2018-09-05 - 2022-03-22 - C12Q1/6869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单细胞真核藻类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基于单细胞真核藻类的特性,优化了细胞核的提取与染色方法,获得了较为准确的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并与高通量二代illumina测序技术相结合,综合评估藻细胞的基因组大小,明确基因组的特征。该技术方法优化了传统植物流式细胞分析,利用甲醇去除了藻细胞色素和细胞壁的干扰,大大的提高了PI的染色效果,提高了流式细胞分析的准确性,同时结合目前较为前沿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综合分析了待测物种基因组结构特征,可为后续物种的遗传结构研究和全基因组测序的组装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一种适用于单细胞藻类基因组大小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微藻源岩藻黄素产量的方法-CN202111114769.2在审
  • 张成武;张虎;高保燕 - 暨南大学
  • 2021-09-23 - 2021-11-30 - C12N1/3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微藻源岩藻黄素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由藻种室获得长耳齿状藻藻种,将长耳齿状藻转接于装有mL1液体培养基培养瓶中,静置培养;2):将步骤1)培养的长耳齿状藻藻种转接至装有mL1液体培养基的1000mL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3):将步骤2)长耳齿状藻藻株接入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4):将步骤3)获得的藻种通过新鲜mL1液体培养基洗涤后,按照OD750=0.60±0.02的初始接种密度转接至20L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中;5):调整红光和蓝光的功率使其比例分别为1:9、2:8、3:7、4:6、5:5、6:4、7:3、8:2和9:1;6)培养过程中每天定时测定生物质浓度,为开发平价岩藻黄素产品、满足人们健康和高品质生活奠定基础。
  • 一种提高微藻源岩藻黄素产量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