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气雾式培育真蛸浮游期幼体的方法-CN201210141960.0无效
  • 郑小东;贝罗阿尔曼萨爱德华多;刘兆胜;李琪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2-05-09 - 2012-09-12 - A01K6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式培育真蛸浮游期幼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在培育容器的底部环壁设置微孔管,可在池壁周围形成气雾来阻止真蛸幼体碰触池壁。本发明的方法所投喂的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和蟹大眼期幼体的混合物,其中卤虫无节幼体是经微囊球藻干粉进行不饱和脂肪酸强化后获得的。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气雾式培育真蛸浮游期幼体的方法,在保证溶解氧充足的基础上,形成的气雾能有效避免了浮游幼体贴壁浮游造成的机械损伤。气雾中微小气泡不仅对真蛸幼体没有伤害,而且由于气雾的存在形成上升流,与中央进出水形成循环水流,使幼体和饵料均匀分布于水体中,有效避免了幼体间的相互争夺食物、相互蚕食现象的发生。
  • 一种气雾式培育浮游幼体方法
  • [发明专利]硬质日用细瓷及其生产方法-CN201210104714.8无效
  • 李连喜;郑小东;张向生;杨秀芳;杨青才;曹立珍 - 唐山博玉骨质瓷有限公司
  • 2012-04-11 - 2012-08-15 - C04B33/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质日用细瓷及其生产方法,其由坯料和釉料烧制而成,所述的坯料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石英13~16%,长石5~8%,生砂13~16%,龙岩土17~20%,紫木节1~4%,熟砂18~21%,蒙脱土1~4%,唐县土5~8%和滑石粉16~19%;所述的釉料主料和添加剂制成,所述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熔块95~98%,苏州土2~5%。本发明通过优化坯釉料配方,有效的改善了坯釉适应性,生产的细瓷外观质量均有显著提高,尤其是釉面外观质量达到了高档骨质瓷的水平,并且釉面硬度及耐磨性高于骨质瓷;克服了骨质瓷釉面软,不耐刻划,不适用于洗碗机清洗等缺点;从而拓展了日用细瓷的使用范围。
  • 硬质日用细瓷及其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CN201210033237.0无效
  • 王卫东;杨建敏;郑小东;周全利;李琪;董根;刘相全 -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2012-02-15 - 2012-07-11 - A01K6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繁育隔离区的设置,b、短蛸亲体的投放和亲体促熟,c、受精卵孵化,d、幼体早期饵料的获得,e、幼体防止逃逸。本发明的养殖技术具有幼体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方法简单和易于管理的特点,适用于沿海露天土池短蛸繁殖使用。本发明可明显提高短蛸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通过对室外繁育土池进行设计,建立短蛸亲体的围隔繁育区,并对亲体进行促熟、受精卵孵化以及防止幼体逃逸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来实现短蛸的规模化人工繁殖。该技术的推广对于实现短蛸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室外人工繁殖方法
  • [实用新型]稳压器用固定线圈组件-CN201120482610.1有效
  • 郑小东 - 郑小东
  • 2011-11-29 - 2012-07-11 - H05K7/02
  • 一种稳压器用固定线圈组件,包括非金属的本体,在本体的正、反面上均规则分布设有若干个台阶通孔,各台阶通孔中嵌接固定有螺母,构成外嵌式连接结构,且各螺母端面均不凸出于本体的正面或反面。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本体可以先单独成型,然后将各螺母嵌接固定,螺母和本体的连接结构合理,固定非常可靠,基本不会出现螺母脱落现象,大大减少了废品率和原料浪费,改善使用的稳定性。而且,非金属的本体单独成型不会污染螺母的螺纹,这样螺母无需再攻丝操作,减少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稳压器用固定线圈组件
  • [实用新型]被子晾晒装置-CN201120205453.X无效
  • 李刚;韩立超;郑小东;程志刚 - 李刚
  • 2011-06-17 - 2012-01-18 - D06F57/12
  • 被子晾晒装置,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斜拉杆件两端与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由横向杆件、纵向伸缩杆连接而成。斜拉杆件两端与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横向杆件通过套筒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被子晾晒装置操作灵活,能很好的适用于不同的厚度的阳台不同尺寸的被子,适用面较广。整体结构布局美观,充分考虑到对墙壁的保护。与传统晒被子的方法相比,采光面积更大,并且考虑到环境美观的影响及对人体皮肤的影响,尤其适合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应用。
  • 被子晾晒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真蛸亲体暂养促熟方法和所用装置-CN201110132223.X有效
  • 郑小东;刘兆胜;刘永胜;李琪;杨建敏;曲江波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1-05-21 - 2011-08-24 - A01K6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蛸亲体暂养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真峭放养在投放有三棱柱形蛸巢的暂养池中,升高水温至24℃,海水盐度为30~32‰,光线强度为500~800Lx;在促熟期间投喂促熟饵料,在放养真峭25~30天后,投放封巢物。本发明的方法实践操作性强、稳定有效;并且本发明所采用的蛸巢由轻质保温粘土烧结而成,抗腐蚀、抗磨损、结实耐用、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蛸巢由三片薄板组合而成,方便搭建拆分和清洗存放,不仅使真蛸个体间避免相互争斗,而且模拟了海域自然生长环境,适宜亲体产卵护卵。同时蛸巢侧面结板凹凸相间分布,促使亲体将卵串产于凸起部分上,降低卵串堆积密度,提高了孵化率。
  • 一种真蛸亲体暂养促熟方法所用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真蛸采捕运输方法及所用装置-CN201110023332.8有效
  • 郑小东;刘兆胜;刘永胜;林祥志;于瑞海;李琪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1-01-21 - 2011-07-20 - A01K6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蛸采捕运输方法及所用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用鹑螺网捕捞真蛸,然后将真蛸单独放置在容器中运输,运输用的海水水温为10~16℃,盐度为25~28‰,并添加0.015~0.02g/ml的MgCl2麻醉。所用到的运输容器包括前端开口和底部,以及连接中间筒体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且设有用于水体交换用的通孔。本发明的运输容器避免了个体间相互争斗,降低死亡率和损伤率;容器上的通孔有效提高了水流交换;并且前端和底部的螺纹结构实现了装置的组合拆分,充分利用运输空间,大大提高了运输密度。运输时采用低温麻醉处理,有效降低了真蛸的活动能力和喷墨现象。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真蛸长时间、远距离和高密度运输,为苗种繁育和大规模增殖放流修复资源提供条件。
  • 一种真蛸采捕运输方法所用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真蛸产卵孵化所用的装置-CN201020199788.0有效
  • 郑小东;林祥志;李琪;苏永全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0-05-14 - 2011-01-05 - A01K61/00
  • 一种真蛸产卵孵化所用的装置,是一种孔径为1-2cm的网笼体,上方有网绳,网口直径20-30cm,中部直径50-60cm,底部直径40-50cm;网笼体由绢网和支架构成,内装一采卵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产卵亲蛸彼此隔离,有利于亲体护卵和受精卵的同步发育孵化,避免其他蛸偷食卵群以及亲蛸因争夺栖息地而发生的争斗现象,大大提高幼体孵化率,同时又可以充分利用培育水体,提高培育密度,是真蛸规模化育苗的重要技术支撑。
  • 一种产卵孵化所用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的诱捕器-CN201010180264.1有效
  • 郑小东;钱耀森;王培亮;李琪 - 中国海洋大学
  • 2010-05-14 - 2010-09-15 - A01K80/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捕长蛸的方法及所用诱捕器,所述的方法为①制备诱捕器;②在多个诱捕器两端弯曲的位置用聚乙烯绳将其绑在一起,左右颠倒地依次串联;③把串联好的诱捕器连同聚乙烯绳置于长蛸经常出没的泥砂质海底,将诱捕器入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均露出底质;④采捕长蛸时,不必提取聚乙烯绳,仅在诱捕器入水管口处放好收集用的篮筐,在出水管口处给予轻微刺激,长蛸就会从入水管口跑出,直接进入篮筐中;⑤根据季节,可一周或两周采捕一次。所述诱捕器由入水管口、入水管、出水管口、出水管、管体和管囊所组成。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所用装置便利且经济实惠,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 一种诱捕方法所用
  • [发明专利]密鳞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CN200910256522.7无效
  • 李琪;王庆志;陈璐;孔令峰;郑小东 - 中国海洋大学
  • 2009-12-14 - 2010-06-16 - A01K6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鳞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是从自然海区采捕亲本;于室内水体中将亲本促熟;待亲本排放D形幼虫完毕后,获得D形幼虫;将D形幼虫移至10~20m3水池中进行幼虫培养;投放扇贝壳附着基进行采苗;培养附着的稚贝至壳长500~600μm时,移至自然海区进行稚贝培养。本发明根据密鳞牡蛎的繁殖特性,适时采捕野生亲本,通过亲本促熟、幼虫培养、人工采苗、稚贝培育等步骤,建立了密鳞牡蛎的人工苗种繁育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密鳞牡蛎人工繁育方法,可以大规模培育出密鳞牡蛎人工苗种。本发明对于开展密鳞牡蛎的人工养殖、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牡蛎人工繁育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长蛸立体式苗种培育的方法-CN200910229810.3有效
  • 郑小东;钱耀森;王培亮;李琪;林祥志;杨建敏 - 中国海洋大学
  • 2009-10-30 - 2010-05-12 - A01K67/03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蛸立体式苗种培育的方法,包括在室内育苗池内构建多层人工产卵场对亲体进行遮蔽、长蛸立体式暂养促熟和产卵、亲体护卵孵化、幼体立体式培育。开口饵料为底栖甲壳类幼体、枝角类等。所述的人工产卵场分为瓦式、管式或壳式,在室内育苗池中按照一定方式多层交错摆放而成,使蛸亲体有独自充足的产卵孵化空间,有效避免蛸争斗和蚕食现象。本发明的方法使亲体暂养密度达10-20只/m3,幼体孵化率达75%,幼体培育密度300-500只/m3,亲体和幼体均未发现蚕食现象,苗种生长迅速。本方法适合于长蛸的大规模化苗种繁育。
  • 一种立体苗种培育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短蛸人工池塘养殖方法-CN200910162252.3无效
  • 杨建敏;周全利;王卫军;郑小东;张宇;孙国华 -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2009-07-31 - 2010-02-03 - A01K6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蛸人工池塘养殖方法,采用人工池塘海水养殖方式,池塘海水深度为1.5~2.0m,用增氧设备给池塘海水增氧;通过聚乙烯绳将养殖罐系成串放置于池塘底部,每平方米平均不少于15只;当幼苗体长3cm以上时,投放于养殖池塘,养殖密度10~15只/m2;根据养殖密度和摄食强度,采用一次性或多次性投放四角蛤、杂色蛤等活体低值的贝类和小杂蟹。该方法改善了池塘养殖环境,满足短蛸穴居习性和饵料营养需求,克服短蛸相残习性,提高短蛸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 一种人工池塘养殖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