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车辆前部构造-CN202223386050.7有效
  • 菊地隆;樋口雅彦;谷本茂树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12-16 - 2023-05-02 - B60R19/52
  •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在隔着间隙在前格栅的背侧配设屏幕的构造中抑制风的噪音。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部构造(10)是隔着间隙在车辆的前格栅(11)的后方配设屏幕(12)而成。设为如下结构:前格栅(11)在从车辆侧方观察的剖视下,形成以凸状向车辆前方侧突出且在凸状的背侧形成有凹空间(11b1)的弯曲形状,屏幕(12)包括延伸至凹空间(11b1)的胎纹(13)。
  • 车辆前部构造
  • [发明专利]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CN202211199922.0在审
  • 菊地隆;八岛治;长谷川拓实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9-29 - 2023-03-31 - B05B5/04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10)。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10)具有主体部(12)和钟形杯(16),其中,所述主体部(12)具有旋转驱动部(14);所述钟形杯(16)被安装于旋转驱动部(14),钟形杯(16)具有侧面部(20)、通孔(26)和外凸部(32),其中,所述侧面部(20)向旋转驱动部(14)的轴线方向的顶端延伸;所述通孔(26)使侧面部(20)的内表面(28)和外表面(30)连通,用于喷出涂料(90);所述外凸部(32)形成在比通孔(26)靠轴线方向的顶端的位置,且比侧面部(20)向旋转驱动部(14)的轴线(22)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据此,能够提高涂料在涂装面上的涂覆效率。
  • 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
  • [发明专利]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CN202210506329.X在审
  • 菊地隆;八岛治;长谷川拓实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5-10 - 2022-11-18 - B05B5/04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从钟形杯喷雾出的涂料的粒径稳定的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在旋转驱动轴安装有钟形杯。钟形杯的侧面部形成为与旋转驱动轴并行。在侧面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朝向侧面部的外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及第三槽部。在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及第三槽部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及第三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及第三贯穿孔穿过内表面和外表面,用于将涂料向钟形杯的外侧喷出。
  • 旋转雾化式涂装装置
  • [发明专利]涂装用喷嘴-CN201980041739.8在审
  • 菊地隆;八岛治;池袋纮一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6-19 - 2021-02-05 - B05B7/04
  • 一种用于涂装装置(10)的涂装用喷嘴(24),其具有用于供给涂料的涂料通道(88)、用于供给空气的空气通道(90a、90b)、和用于连接所述涂料通道(88)和所述空气通道(90a、90b)的喷嘴板(52)。在该喷嘴板(52)上具有合流部(126)和喷出端口(120),该合流部(126)用于使涂料与空气合流并混合;该喷出端口(120)用于将所述涂料和所述空气以使二者混合的状态作为涂料粒子从所述合流部(126)喷出。另外,在喷嘴板(52)的内部具有锥形部(124),该锥形部(124)连接合流部(126)和喷出端口(120),且随着靠向顶端侧的所述喷出端口(120)而呈尖细状。
  • 涂装用喷嘴
  • [发明专利]静电涂装装置-CN201580016095.9有效
  • 菊地隆;须藤德彦;庄司正明;国保敏幸;池田耕治;高桥弘明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5-03-24 - 2018-11-13 - B05B5/025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涂装装置,其能够抑制因在路径间所产生的漏电而在涂料供给/排出路径的周围的绝缘部件等上产生腐蚀的情况。静电涂装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10);头部(20);连结部(60),其将主体部(10)与头部(20)连结;作为第1路径的涂料路径(300b),其遍及主体部(10)以及头部(20)地配置,对涂料(第1流体)进行输送并被施加高电压;作为第2路径的清洗液路径(300c),其遍及主体部(10)以及头部(20)地配置,对清洗液(第2流体)进行输送且被接地连接;以及置换部(200),其将滞留于涂料路径(300b)与清洗液路径(300c)之间的空气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置换为新空气。
  • 静电装置
  • [发明专利]汽车前车身结构-CN200610121833.9无效
  • 菊地隆;大仓健司;岩月修一郎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6-08-24 - 2007-03-14 - B60R13/04
  • 一种汽车前车身结构,能够在轻度碰撞情况时防止对外部装饰件等造成损坏,同时用适当的紧固力将外部装饰件正常固定在前保险杠上。由冲压成型钢板制成的下托架(17)设在外装饰件的下部和前保险杠的上部之间,且下托架包括具有基本上为Z形横截面的托架主体(61)和也由冲压成型钢板制成并具有基本上为U形横截面的夹紧部分(62)。夹紧部分(62)包括固定在托架主体(61)的上壁部分(61a)上的第一夹紧件(62)和与第一夹紧件(62a)协作夹着内面板(22)的肋条(22a)的第二夹紧件(62b)。下托架(17)的夹紧部分(62)设有一对成横向间隔关系的夹紧力产生机构(68),并且每个夹紧力产生机构包括阶梯螺栓(65)、螺旋弹簧(66)和螺母(67)。由此,产生出相对较大的弹性夹紧力以便用夹紧部分(62)夹住前装饰件(8)的肋条(22a)。
  • 汽车车身结构
  • [发明专利]汽车前保险杠结构-CN200610066799.X无效
  • 菊地隆;大仓健司;佐佐木克明;森野哲也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6-04-13 - 2006-12-27 - B60R19/04
  • 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布置,它能够在碰撞时平稳地吸收冲击能量并且由此控制行人所遭受到的撞击。一吸震板(24)通过第一加强板(41)连接在缓冲梁(21)上。第一加强板(41)由冲压成型相对较薄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1a)沿着垂直弯曲线(41d)弯曲。吸震板(24)通过安装在吸震板(24)上的第二加强板(42)与保险杠杆(21)连接以便覆盖其切口(38b)。第二加强板(42)由冲压成型相对较厚的钢板制成,并且其主壁(42a)沿着两条水平弯曲线(42d,42e)弯曲。
  • 汽车保险杠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