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烘枪装置-CN202220068785.6有效
  • 周万利;高坤刚;李宗菊;赵书彬 - 章丘市高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 2022-01-12 - 2022-08-30 - B25B11/00
  •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烘枪装置。本申请,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表面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手柄的一端安装有喷嘴,所述手柄远离喷嘴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圆弧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壁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圆弧面滑动插设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远离手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圈,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解决了传统的烘枪装置对连接管道的限位效果较差,因此连接管道很容易从连接头上脱落下来,不仅对烘枪装置正常使用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降低对钢结构加工的工作效率问题。
  • 一种钢结构工用装置
  • [发明专利]鹿角炭角菌的简易快速分离纯化培养方法-CN201410016608.3有效
  • 李宗菊;赵昱;张曦予;唐萍;程霞;冯辽辽;左奎;曹玉 - 云南大学
  • 2014-01-15 - 2014-04-16 - C12N1/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角炭角菌的简易快速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属于特殊真菌培养技术领域。鹿角炭角菌,资料报道很少,属于炭角菌属。该属真菌生长于白蚁废巢上,因含有抗真菌、抗氧化、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镇静安眠等活性物质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生境特殊,炭角菌资源非常稀少,目前尚难以被深度研究及开发利用,而在野外很难遇到或采集到新鲜健壮的子实体,这也给菌种分离及纯培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室内土埋活蚁巢,以快速大量生长炭角菌,利用培养的炭角菌子实体,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具有经济、简易、快速、成功率高、繁殖快等特点,此技术为今后炭角菌的较大规模人工培养及持续性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 鹿角炭角菌简易快速分离纯化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红托鹅膏菌丝体固液交替培养的方法-CN201310702241.6有效
  • 李宗菊;李彪;张曦予;冯辽辽;赵昱;左奎 - 云南大学
  • 2013-12-19 - 2014-04-02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托鹅膏菌丝体固液交替培养的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将已经诱导并扩繁的菌丝体,采用固液交替培养方法,即固体培养4~6代后,液体培养3~4代,再进行固体培养,菌丝体的生长速度为未经液体培养前的8~10倍,生长明显加快。本发明通过简单改变培养方式,即加快了菌丝体的繁殖速度,其操作简单易实现、效益明显、生产成本低。鹅膏属毒素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地应用,但至今因其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等瓶颈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本发明征对红托鹅膏菌丝生长非常缓慢等制约纯培养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为菌丝规模化培养及今后人工驯化栽培等提供了条件。
  • 红托鹅膏菌丝体交替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使用菌根菌与腐生菌共同培养黄鳞鹅膏菌丝体的方法-CN201310701996.4有效
  • 李宗菊;张曦予;程霞;唐萍;曹玉;冯辽辽;赵昱;左奎 - 云南大学
  • 2013-12-19 - 2014-03-26 - C12N1/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菌根菌与腐生菌共同培养黄鳞鹅膏菌丝体的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为:直接在增殖培养基中加入菌根真菌石灰菌及人工培养的腐生菌香菇,即可使黄鳞鹅膏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提高9~12倍,生长明显加快。本发明不需繁琐复杂的流程,只在培养基中加入两种菌体混合物,即加快了菌丝体繁殖速度,其效果明显、培养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不高。鹅膏属毒素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地应用,但至今因其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等瓶颈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本发明征对黄鳞鹅膏菌丝生长比较缓慢等制约纯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创新研究,为菌丝的规模化培养及今后人工驯化栽培等提供了依据。
  • 使用菌根腐生共同培养黄鳞鹅膏菌丝体方法
  • [发明专利]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CN201310630187.9有效
  • 李宗菊;冯辽辽;张曦予;赵昱;左奎;程霞;唐萍 - 云南大学
  • 2013-12-02 - 2014-03-12 - C12P21/00
  •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产毒能力的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将经过固体诱导并扩繁的菌丝体,转入液体培养,直接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复合氨基酸及微量的子实体干粉,即可使菌丝体的产毒能力提高5.5~7.2倍。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易实现、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效益明显、生态等特点。鹅膏毒素价值大应用范围广,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地应用,但至今因鹅膏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毒素的化学合成品无活性等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培养,即可使菌丝体的鹅膏毒肽产量明显提高,为今后鹅膏毒素的有益生物转化及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 提高小豹斑鹅膏菌丝体能力方法
  • [发明专利]砖红绒盖牛肝菌试管子实体原基的诱导方法-CN201310701987.5有效
  • 李宗菊;王鹏飞;张曦予;吴鹏;冯辽辽;赵昱;左奎 - 云南大学
  • 2013-12-19 - 2014-03-05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砖红绒盖牛肝菌试管子实体原基的诱导方法,属于野生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砖红绒盖牛肝菌,属于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是云南省夏季市场上的主要美味菌类之一,由于其为松树外生菌根菌,目前不能人工培养,全靠野外自然采摘,因此价格昂贵。要保证牛肝菌能周年供应,满足大众餐桌所需,降低价格,只有实现人工培养。而牛肝菌的人工栽培,仍存在许多盲点问题:如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很缓慢;与共生树种的共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等。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以野外采摘的子实体小组织块为材料,在试管培养基上直接诱导分化能发育成熟的子实体原基,具有直接、简易、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这为今后该菌的大规模室内人工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 砖红绒盖牛肝菌试管实体原基诱导方法
  • [发明专利]圣诞红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CN201310005394.5有效
  • 张曦予;李宗菊;冯辽辽;赵昱;胡静;马雪艳 - 张曦予;李宗菊;冯辽辽
  • 2013-01-08 - 2013-11-27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圣诞红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盆栽的圣诞红小植株的顶芽或侧芽,在无菌培养基上快速地形成大量增殖小苗,小苗诱导生根后移栽到室外小花盆中,成活率高(89%以上),生长8~9个月,即可作为商品出售。圣诞红生产上主要靠扦插进行繁殖,但因枝条含有丰富的乳汁,扦插成活率低;组培快繁在苗的生根上难较、生根率低。本发明与传统扦插繁殖相比,效率高,盆栽植株形状好、长势强、商品价值高;组培苗的生根率高(为80~85%,克服了小苗难以生根的问题)、培养周期适宜(从外植体芽到生根小苗约80天)、增殖倍数高(8~10倍)、培养基激素组合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 圣诞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 [发明专利]小豹斑鹅膏半人工栽培的方法-CN201110289645.8有效
  • 李宗菊;张曦予;刘弟 - 云南大学
  • 2011-09-28 - 2013-04-03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毒菌小豹斑鹅膏半人工栽培的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实验室大量固体培养的菌丝,直接接种到野外自然生境下,通过添加促生长物质,使其菌丝生长发育,最终长出子实体。本发明利用自然生长条件,直接诱导菌丝体出菇,其操作简单,原生态无污染,节约了能源、厂房等,在目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培养方式。鹅膏属是特殊珍贵的大型经济真菌,其价值大应用范围广,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但至今因其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毒素的化学合成品无活性等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作为生化试剂的肽类毒素,每克10万美元以上。菌丝在培养条件下难以发育成子实体是制约人工培养的关键因素,本发明以小豹斑鹅膏为例,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使鹅膏的人工培养成为可能,为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创造了条件。
  • 小豹斑鹅膏半人工栽培方法
  • [发明专利]滇青冈与牛肝菌纯共生体的建立方法-CN201210205939.2有效
  • 李宗菊;王鹏飞;张曦予;周文;李彪;吴鹏 - 云南大学
  • 2012-06-21 - 2012-10-31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滇青冈与牛肝菌纯共生关系的建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植物组织与真菌培养)。在菌根真菌的研究中,尚难以建立一个稳定的植物与真菌的纯共生体。牛肝菌目前尚难以人工栽培,属于一类与植物共生的菌根真菌,在自然条件下与松科、壳斗科等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本发明以武定狮子山采集的滇青冈种子及一株广义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为材料,成功地分别诱导了愈伤组织、菌丝体,并对愈伤组织与菌丝体进行了创新性共培养,在无菌状态下建立了一个简单稳定的纯共生体系。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牛肝菌与滇青冈等植物的共生关系、共生机理、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分子机制等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其它大型真菌与共生植物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 青冈牛肝菌共生建立方法
  • [发明专利]小豹斑鹅膏菌丝体快速繁殖的方法-CN201110289643.9无效
  • 李宗菊;曹杰;张曦予;刘弟;王鹏飞;何隽;李彪;周文;吴鹏 - 云南大学
  • 2011-09-28 - 2012-10-17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毒菌小豹斑鹅膏菌丝体室内快速繁殖的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为:从未开伞的幼嫩子实体菌褶诱导菌丝体,简单添加麦芽汁、谷氨酸及生长活性物质,使菌丝快速地大量繁殖。本发明培养基简单,培养周期短,成本低,可较大规模地进行小豹斑鹅膏菌丝的固体培养。鹅膏属是特殊珍贵的大型经济真菌,其价值大应用范围广,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地应用,但至今因其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毒素的化学合成品无活性等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本发明征对鹅膏菌丝难以诱导、菌丝生长非常缓慢等制约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突破,为菌丝规模化培养及今后人工驯化栽培等提供了条件。
  • 小豹斑鹅膏菌丝体快速繁殖方法
  • [发明专利]黄柄鹅膏与共生植物室内共生关系的建立方法-CN201210236992.9有效
  • 李宗菊;张曦予;何隽;李彪;周文;吴鹏;赵昱;冯辽辽 - 云南大学
  • 2012-07-10 - 2012-10-10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柄鹅膏与共生植物滇青冈室内共生关系的建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植物组织与真菌培养)。鹅膏菌绝大部分属于外生菌根真菌,目前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难以开发利用,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与共生植物滇青冈等关系密切。本发明的特征为,利用黄柄鹅膏(A.flavipes)子实体诱导菌丝体,对菌丝体进行扩繁;利用野外采集的滇青冈(C.glaucoides)种子成功获得了无菌苗及盆栽苗,并将已扩繁的菌丝体分别接种到无菌苗及盆栽苗根部,接种苗比未接种苗生长健壮,叶数多,叶子浓绿,抗病性增强,创新性地建立了黄柄鹅膏与滇青冈的室内共生关系,为今后共生机理及鹅膏子实体发生的机制研究等提供了技术贮备。
  • 黄柄鹅膏共生植物室内关系建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牛肝菌菌丝体褐化的培养方法-CN201210201409.0有效
  • 李宗菊;王鹏飞;张曦予;李彪;周文;吴鹏 - 云南大学
  • 2012-06-19 - 2012-10-10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牛肝菌菌丝体褐化的培养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大型真菌培养)。牛肝菌目前仍难以人工栽培,其子实体完全依赖野外采收。近年由于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原因其自然产量已严重下降,价格昂贵。牛肝菌菌丝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及菌丝都容易褐化,影响后续生长。本发明以云南产的一株未开伞的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为材料,通过菌丝体诱导、菌丝体活化等途径,提供了一种能抑制或降低褐化的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成分清晰、简单,成本低廉,菌丝体生长迅速,菌落白净等特点。这为牛肝菌菌丝体的规模化培养、人工或半人工驯化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 一种抑制牛肝菌菌丝体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加速黄柄鹅膏菌丝体生长的优化培养方法-CN201210237012.7有效
  • 李宗菊;张曦予;何隽;唐萍;李彪;周文;吴鹏;赵昱;冯辽辽 - 云南大学
  • 2012-07-10 - 2012-10-03 - A01G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黄柄鹅膏(Amanitaflavipes)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方法,属于大型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其特征为:由未开伞的成熟子实体诱导菌丝体,通过培养基改良,提供简单、培养周期短、成本低,能促进菌丝快速生长的优化培养基。鹅膏属是特殊珍贵的大型经济真菌,其价值大应用范围广,在开发新特效药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镇静或麻醉药等领域具有潜在地应用前景,但至今因其资源珍稀、难以人工驯化、毒素的化学合成品无活性等问题尚难以开发应用。本发明以云南武定狮山采集的黄柄鹅膏为材料,征对其菌丝难以诱导、菌丝生长非常缓慢等制约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突破,为今后鹅膏菌丝规模化培养及人工驯化等提供了条件。
  • 加速黄柄鹅膏菌丝体生长优化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玫瑰海棠试管花的培养方法-CN201110147710.3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曦予;李宗菊
  • 2011-06-03 - 2011-10-19 - A01H4/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玫瑰海棠试管花的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及试管开花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玫瑰海棠的成熟叶片作主要外植体,通过外植体消毒处理、丛生芽诱导、小苗生长与增殖、试管内成花培养等途径,成功地增育出了小型精巧、花色丰富、形态多样,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试管花。本发明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所生产的试管花,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花期可随意调控,不受季节影响,且节约了能源及场地,它对于美化生活和工作环境,调节花期淡季,增加观赏花的新品种、新形式,探索开花机理等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玫瑰海棠因其在花色、花姿、花型及花期等上占有突出优势,很适合开发精品试管花,提高其观赏特性,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 玫瑰海棠试管培养方法
  • [发明专利]腊肉加工方法-CN200910104194.9无效
  • 李宗翠;李宗梅;李宗菊 - 巫溪县李大姐肉食品有限公司
  • 2009-06-26 - 2009-12-16 - A23L1/3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肉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选料、冷藏、切条;b.抹料、揉搓、静置;c.清洗;d.晾挂;e.熏制;本发明的腊肉加工方法其特点之一在于所选香料由绿茶、花椒、八角、草果、香叶、灵草、排香、甘菘混合制成,香料的选料科学,用量合理,其中所含绿茶成分不仅可抑制亚硝酸盐的生成,而且还可抑制人体大肠对脂肪的吸收,使腊肉具备独特的香味的同时降低其对人体肠胃造成的负担;本发明的腊肉加工方法其特点之二在于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并在熏烤阶段采用活性炭来对熏雾中的苯并芘进行吸收,使腊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少,苯并芘含量低,进而降低腌腊制品对人体的致癌风险。
  • 腊肉加工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