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2180046156.1在审
  • 内山雅贵;山田悦久;杉山裕纪;川岛弘之;森本正和;押谷洋;伊藤正博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1-05-17 - 2023-03-03 - F25B43/00
  •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对从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存储剩余制冷剂的接收器部(15);及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d)。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d)切换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使从室外热交换部(18)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使从接收器部(15)流出的制冷剂由蒸发部侧减压部(16b、16c)减压而流入蒸发部(19、20),该第二流路使从散热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使从接收器部(15)流出的制冷剂由蒸发部侧减压部(16b、16c)减压而流入蒸发部(19、20)。还具备使流入接收器部(15)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减速部(33、34)。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CN202180030016.5在审
  • 野村知志;水野秀一;押谷洋;脇阪刚史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1-02-04 - 2022-12-16 - B60H1/32
  •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冷却送风空气的冷却用热交换器(26)、检测送风空气的冷却温度的温度检测部(31)、压缩通过了冷却用热交换器(26)的制冷剂并排出的压缩机(22)、设定送风空气的目标冷却温度的目标温度设定部(40a)、控制压缩机的工作的压缩机控制部(40b)以及判定车辆的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判定部(40c)。目标温度设定部以行驶状态判定部判定为车辆开始减速为契机,将比通常目标温度高的修正目标温度(TEOK)设定为目标冷却温度。压缩机控制部以车辆开始减速为契机使压缩机停止工作,并且在送风空气的冷却温度成为修正目标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压缩机控制部使压缩机开始工作。
  • 车辆空调装置
  • [发明专利]阀装置-CN202080016790.6在审
  • 河本阳一郎;押谷洋;长野阳平;小川博史;内田和秀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0-02-26 - 2021-10-22 - B81B3/00
  • 阀装置具备主体(51)、阀芯(52)以及控制阀部件(Y1),该控制阀部件(Y1)使作用于压力室(51g、58a)的压力变化,而该压力室(51g、58a)产生用于使阀芯(52)移动的控制压力。控制阀部件(Y1)具有:基部(Y11、Y121、Y13),该基部形成有制冷剂室(Y19)、与制冷剂室(Y19)连通并且与所述压力室(51g、58a)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Y16)、与制冷剂室(Y19)连通并且与该控制阀部件(Y1)外的制冷剂通路(51c、51k)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Y17、Y18);驱动部(Y123、Y124、Y125),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Y126、Y127),该放大部对驱动部(Y123、Y124、Y125)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可动部(Y128),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Y126、Y127)放大后的位移而在制冷剂室(Y19)内移动,从而对第二制冷剂孔(Y17、Y18)相对于制冷剂室(Y19)的开度进行调整。
  • 装置
  • [发明专利]阀装置-CN202080016800.6在审
  • 河本阳一郎;押谷洋;长野阳平;前田纮志;铃木达博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0-02-26 - 2021-10-15 - B81B3/00
  • 用于制冷循环的阀装置具备主体(100)、阀室(10)内的阀芯(13、15)以及用于使阀芯(13、15)移动的阀部件(X1),阀部件(X1)具有:基部,该基部形成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室、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以及与制冷剂室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驱动部,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该放大部对驱动部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以及可动部,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放大后的位移而移动,从而对经由制冷剂室的第一制冷剂孔与第二制冷剂孔之间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第一制冷剂孔和第二制冷剂孔中的一方与阀装置的外部的流路连通,另一方与阀室(10)连通。
  • 装置
  • [发明专利]喷射器式制冷循环-CN201880060200.2有效
  • 前田纮志;押谷洋;河本阳一郎;长野阳平;樱井大介;伊藤正博;袁航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8-06-27 - 2021-05-14 - F25B1/00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11)、散热器(12)、分支部(14)、喷射器(15)、吸引侧减压部(16、16a)、上风侧蒸发器(17)以及下风侧蒸发器(18)。喷射器具有喷嘴部(15a)和升压部(15b)。在下风侧蒸发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部位及上风侧蒸发器形成有流出侧蒸发部(17a、18a、17b)。在下风侧蒸发器的剩余的部位形成有吸引侧蒸发部(18b)。将下风侧蒸发器的流出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流出侧蒸发温度(Te1)、将下风侧蒸发器的吸引侧蒸发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定义为吸引侧蒸发温度(Te2)。喷嘴部及吸引侧减压部中的至少一方使制冷剂通路面积变化,以使得流出侧蒸发温度与吸引侧蒸发温度的温度差(ΔT)成为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差(KΔT)以下。
  • 喷射器制冷循环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1780036946.5有效
  • 押谷洋;武藤茜;铃木达博;堀田照之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7-05-09 - 2020-11-10 - F25B5/02
  •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第一分支部(12)、散热器(13)、第二分支部(16)、第一减压部(17、40)、第一蒸发器(18、52)、第二减压部(24、69)、第二蒸发器(25、60)、喷射器(22)以及合流部(20)。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出并被第一分支部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散热。第一减压部使被散热器散热并被第二分支部分支后的一方的制冷剂减压。第二减压部使被第二分支部分支后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喷射器具有:喷嘴部(221),使被第一分支部分支后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喷射;制冷剂吸引口(22b),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在第二蒸发器蒸发后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吸引;以及升压部(222b),使喷射制冷剂和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冷冻循环装置-CN201380052305.0有效
  • 山田悦久;高野义昭;西岛春幸;押谷洋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3-09-05 - 2017-03-08 - F25B1/00
  • 在对作为热交换对象流体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时,切换至使由室外热交换器(14)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后的高压冷媒向作为气液分离器的储液器(17)流入的冷媒回路,在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模式时,切换至使由第1膨胀阀(13)减压后的低压冷媒向储液器(17)流入的冷媒回路。由此,无论在哪种运行模式下,均能缩小储液器(17)内的冷媒的温度与外部气温的温度差,从而抑制因发生储液器(17)内的冷媒与外部气体的不必要的热交换所致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性能下降。
  • 冷冻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膨胀阀-CN201280070137.3有效
  • 押谷洋;堀田照之;水野秀一;福岛龙;大石繁次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2-12-05 - 2014-10-29 - F25B41/06
  • 温敏杆(52b)与响应于密封空间(20)的内部压力和从蒸发器(6)输出的低压制冷剂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可移位的隔膜(53b)相连通,具有响应于温度而可变的压力的温敏介质被密封在该密封空间中。向该密封空间(20)打开的盲孔(10)被形成于温敏杆(52b)的内部。温敏介质是制冷剂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在温敏介质中惰性气体的混合比率以这样的方式响应于盲孔(10)等效直径(D)相对于盲孔(10)深度(L)的比率(α):从温敏杆(52b)到温敏介质的热传导的时间常数被保持在所期望的时间常数范围内。
  • 膨胀
  • [发明专利]蒸发器单元-CN201310147655.7有效
  • 西野达彦;中村友彦;押谷洋;贰又裕文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1-03-28 - 2013-07-31 - F25B5/00
  • 提供一种蒸发器单元。一体化单元(20)通过将喷射器(14)、第一蒸发器(15)、第二蒸发器(18)、制冷剂分配部(16b)以及接头(26)一体组装而构成,其中,第一蒸发器(15)使从喷射器(14)喷出的制冷剂蒸发,第二蒸发器(18)使被喷射器(14)吸引的制冷剂蒸发,制冷剂分配部(16b)对流入的制冷剂向喷嘴部(14a)和第二蒸发器(18)分配的制冷剂流量进行调整,接头(26)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24)及制冷剂出口(25)。在接头(26)上形成有使流入的制冷剂回旋而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部(16a),喷射器(14)、制冷剂分配部(16b)以及接头(26)沿喷射器(14)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
  • 蒸发器单元
  • [发明专利]蒸发器单元-CN201110079226.1有效
  • 西野达彦;中村友彦;押谷洋;贰又裕文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1-03-28 - 2011-10-12 - F25B5/00
  • 提供一种蒸发器单元。一体化单元(20)通过将喷射器(14)、第一蒸发器(15)、第二蒸发器(18)、制冷剂分配部(16b)以及接头(26)一体组装而构成,其中,第一蒸发器(15)使从喷射器(14)喷出的制冷剂蒸发,第二蒸发器(18)使被喷射器(14)吸引的制冷剂蒸发,制冷剂分配部(16b)对流入的制冷剂向喷嘴部(14a)和第二蒸发器(18)分配的制冷剂流量进行调整,接头(26)上形成有制冷剂入口(24)及制冷剂出口(25)。在接头(26)上形成有使流入的制冷剂回旋而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部(16a),喷射器(14)、制冷剂分配部(16b)以及接头(26)沿喷射器(14)的长度方向排列配置。
  • 蒸发器单元
  • [发明专利]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CN200980106234.1有效
  • 押谷洋;藤原健一;西岛春幸;山田悦久;池本彻;长野阳平 - 株式会社电装
  • 2009-04-16 - 2011-01-19 - F25B1/00
  • 在设置有第一压缩机构(11a)和第二压缩机构(21a)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中,吸入侧蒸发器(16)的制冷剂出口被连接至所述喷射器(13)的制冷剂吸入端口(13b),且第二压缩机构(21a)被设置在吸入侧蒸发器(16)和喷射器(13)的制冷剂吸入端口(13d)之间。因此,即使在喷射器(13)的吸入能力被根据喷射器(13)的驱动流的流量的降低而降低的操作情形中,可以通过第二压缩机构(21a)的操作来补充喷射器(13)的吸入能力。因此,即使在导致了驱动流的流量变化时,也可以稳定地操作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
  • 喷射器制冷循环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