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深基坑开挖方法-CN202110412852.1有效
  • 夏瑞萌;娄海成;郑杰;代永双;张小伟;王力勇;李星烨;张一川;李俊峰;刘东天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4-16 - 2022-03-29 - E02D17/02
  • 一种深基坑开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坑锁口圈梁结构体系施作,步骤二:分块、分方法开挖形成单次进尺开挖完成面,步骤三:施作第一道水平环向支护结构,步骤四:施作后续水平环向支护结构,步骤五:形成竖向支撑结构,步骤六:利用上下相邻两环向水平支护结构间的非受力竖向空隙打设超前支护结构,实现支护条件下进洞,步骤七:基于钢筋笼与方钢混凝土结构组成的竖向支撑体系,实现了从基坑开挖阶段水平环向支护承载模式到二衬浇筑阶段竖向支护承载模式的转变,便于永久二衬结构的回筑;由此,本发明能针对支挡式支护结构难以实现基坑支护状态暗挖进洞、不利于超前支护施作、不利于暗挖段风险的控制以及难以邻近地下敏感设施施工的缺点而进行的改进,也针对倒挂井壁方法的永久受力的二次衬砌结构回筑阶段基坑处于无支护的不安全状态、或二衬浇筑施工缝众多耐久性难以保证而进行更好的创新。
  • 基坑开挖方法
  • [发明专利]轨道交通结构的改良减振方法-CN202110423527.5有效
  • 夏瑞萌;贺鹏;郑杰;娄海成;李明;范齐军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4-20 - 2021-12-17 - E01B19/00
  • 一种轨道交通结构的改良减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轨道交通临土侧的受力结构内设置耗能结构层,对车辆车轮与轨道作用而产生的振动进行第一次消减;步骤二:将轨道交通的受力结构置于耗能地基上,使由车辆轮轨与轨道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第二次振动消减;步骤三:在轨道交通的结构底板下设置阵列状的减振桩基础,将振动能量传至地层深部;步骤四:在轨道交通的受力结构的外侧施作全包减振层,全包减振层由柔性耗能材料构成,对振动能量进行衰;由此,为轨道交通综合减振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减振方式,可单独实现减振效果,也可配合轨道减振形成综合减振效果。本发明可使轨道交通沿线大量建筑结构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而地面建筑设置水平隔振层、新建建筑周边设置周期性排桩的方式仅能使个别建筑结构获得减振效果。且工程造价低,节约了大量的人员成本。
  • 轨道交通结构改良方法
  • [发明专利]富水地层轨道交通结构减振方法-CN202110424097.9有效
  • 夏瑞萌;娄海成;曾德光;郑杰;陈润发;李明;高楠;范齐军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4-20 - 2021-12-17 - E01B19/00
  • 一种富水地层轨道交通结构减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由地面施作桩墙式支护结构;步骤二:在轨道交通结构的结构柱及侧墙的下方设置桩基础;步骤三:开挖基坑,将基坑内的桩基础与轨道交通结构的结构底板连接;步骤四:在轨道交通结构的结构底板下皮下方铺设草垫;步骤五:在草垫的上方形成结构底板;步骤六:完成轨道交通结构,然后回填覆土,轨道交通结构与桩墙式支护结构间在稳定地下水位以下留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稳定地下水位下,两者之间形成填充地下水,稳定地下水位以上两者之间形成橡胶混凝土回填层;由此,本发明能促进轨道交通综合减振技术的发展,弥补现有轨道交通减振过度依赖轨道减振、减振方法单一、减振效果存在瓶颈、轨道交通结构本身未实现结构减振设计的问题,可有效降低轨道交通振害影响。
  • 水地轨道交通结构方法
  • [发明专利]轨道交通结构的减振方法-CN202110423518.6有效
  • 徐成永;夏瑞萌;娄海成;李欣;郑杰;陈润发;李明;范齐军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4-20 - 2021-11-02 - E01B19/00
  • 一种轨道交通结构的减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支撑车轮的轨道下设有轨道结构,所述轨道结构的下方设置柱支撑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和下方的结构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由此将由车辆的车轮与轨道撞击产生的振动能量的传播方式,由面式传播变为点式传播,进行振动能量的第一次消减;步骤二:所述支撑柱为多层圆柱结构,所述多层圆柱结构内设有多层依次套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设有圆环状的耗能层,对顺柱传递出去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延振动能量传播途径进行第二次振动消减;步骤三:在站台板下设置耗能球;由此,本发明使轨道交通沿线大量建筑结构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而地面建筑设置水平隔振层、新建建筑周边设置周期性排桩的方式仅能使个别建筑结构获得减振效果。轨道交通结构下方设置减震垫的方式亦离振源相对较远,仅能消减通过结构底板向土体传播的振动能量。工程造价低,相比轨道减振一次性投入费用少,且不需要养护和更换成本。
  • 轨道交通结构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