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与光纤通信线连接的光纤传感器-CN200680032590.X无效
  • 渡边一弘;佐佐木博幸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6-04-28 - 2008-09-03 - G01B11/16
  •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互联网等光纤通信线上使用、能够共有通信线与传感器线的与光纤通信线连接的光纤传感器。采用这样的构成,即,具有与光纤通信线(10、11a)通过光学耦合那样设置、并具有纤芯以及设置在纤芯外周的包层的光纤(11d、11b、11e),上述光纤具有能够使传送的光的一部分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传感器部(SPa、SPb、SPc、SPd)、包含至少传送来自光纤通信线的通信光的部分11b的光纤传感器线,还具有对光纤传感器线的入射端射出传感器光的光源(15);以及检测通过传感器部从光纤传感器线的出射端射出的传感器光的受光部(15)。
  • 光纤通信连接光纤传感器
  • [发明专利]物理沉积系统-CN200580039353.1有效
  • 汤本敦史;丹羽直毅;广木富士男;塩田一路;山本刚久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5-10-14 - 2007-10-24 - C23C14/24
  • 一种用于形成膜的物理沉积系统,该系统在超高真空环境中通过超音速气流,使利用非移动型等离子炬产生的微粒加速,从而使微粒沉积到基片上而不产生释气。该物理沉积系统包括:蒸发腔(10,20),其内部具有等离子炬(16,26)和蒸发源(15,25);以及成膜腔(30),其内部具有超音速喷嘴(35)和用于沉积膜的基片(33)。每个等离子炬包括:基本上呈管状的导电阳极(40);聚合物基或非聚合物基的绝缘管(50),该绝缘管被插入阳极中并且产生比电木要少的释气;以及棒状阴极(60),它被插入绝缘管(50)中。通过利用向阳极(40)和阴极(60)加电压而获得的等离子体,便从蒸发源(15,25)中产生微粒,这些微粒从超音速喷嘴(35)中喷射出去并且被超音速气流携载着,由此在基片(33)上物理地沉积了一层膜。
  • 物理沉积系统
  • [发明专利]贵金属胶体、贵金属微粒、组合物及贵金属微粒的制造方法-CN200480031539.8无效
  • 渡部正利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4-06-21 - 2006-11-29 - B22F9/24
  • 本发明提供简便地以低成本就可制造的、可长期保存的、能够形成具有高导电性的薄膜的贵金属胶体,贵金属微粒及含有该微粒的组合物,以及用于形成该贵金属胶体的贵金属微粒的制造方法。该胶体是用保护成分保护选自金、银、铂及钯的贵金属微粒而形成的贵金属胶体,通过离心分离处理从前述贵金属胶体被分离的前述保护成分的伯碳及芳族碳的峰,最大峰位于160~190ppm;或者前述保护成分的13C-NMR(核磁共振)谱中的峰位于20~90ppm及160~190ppm。在溶解了含贵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添加肽等氨基酸化合物或葡糖胺等还原剂以及对还原剂具有辅助作用的碱,通过含贵金属化合物中的贵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形成贵金属微粒。
  • 贵金属胶体微粒组合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组装型风车-CN200480019001.5无效
  • 横山修一;武智昭雄;武智雄次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4-06-28 - 2006-08-09 - F03D3/06
  • 本发明是一使用萨沃纳型风车原理的组装型风车,其中,操作变得容易并可提高便携性。组装型风车(1)具有一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轴(3)、一连接构件(8),以及一连接到该连接构件(8)的转子(7),其装备有多个受风部分(5),并将在多个受风部分(5)的受风部分(5)处接受的风导向到其它受风部分(5),通过从连接构件(8)拆卸各受风部分(5)和将受风部分(5)折叠起来,转子(7)可减小尺寸。
  • 组装风车
  • [发明专利]风车-CN200480018115.8无效
  • 横山修一;武智昭雄;武智雄次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4-06-25 - 2006-08-02 - F03D3/06
  • 本发明是一种能提高转动效率并能抑制对风景的影响的萨沃纳型风车。风车(1)具有围绕转动轴线RA转动的驱动轴(3)和与驱动轴(3)一体形成的三维转子(7),其中三维转子(7)具有:作为使风流入到三维转子(7)的流入口的开口(11a);设置在三维转子(7)内并与开口(11a)连通并在其中流过来自开口(11a)的风的流动通道(PTH);作为连通于该流动通道(PTH)并使来自流动通道(PTH)的风流出的流出口的开口(11b);以及设置在流动通道(PTH)中的受风部分(5),该受风部分(5)具有多个受风表面(5a)并将在这些多个受风表面(5a)的受风表面处接受的风导向至其他受风表面(5a)。
  • 风车
  • [发明专利]风车-CN200480017802.8无效
  • 横山修一;武智昭雄;武智雄次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4-06-25 - 2006-08-02 - F03D3/06
  • 本发明是一能提高转动效率的萨沃纳型风车。一风车(1)具有一转动构件(10),其设置有一驱动轴(3)和一连接构件(8),并围绕一预定的转动轴线转动,以及多个连接到转动构件(10)并通过接受其受风表面(5a)处的风而转动的叶片(5)。多个叶片(5)将在叶片(5)的受风表面(5a)处接受的风引导到另一叶片(5)的受风表面(5a)。在各受风表面(5a)区域内,远离转动构件(10)的转动轴线的区域的面积大于靠近转动轴线的区域的面积。
  • 风车
  • [发明专利]利用固液两相循环法的有机物处理方法-CN200480008684.4无效
  • 长尾宣夫;松山达;户田龙树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西维尔有限公司
  • 2004-03-30 - 2006-05-03 - B09B3/00
  • 提供将固相反应槽内物质的清洗速度设定为最优,使液相反应槽的有机物负荷尽可能小,并防止固相反应因凝集化而停止的有机物处理方法。利用固液两相循环法进行处理,该固液两相循环法是使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依次通过利用陆上微生物进行分解的固相反应槽和利用水中微生物进行分解的液相反应槽。将在固相反应槽经过处理的固相反应槽内物质的一部分转移至固相反应槽外(清洗·固液分离部),将移至固相反应槽外的固相反应槽内物质中的溶解于液相的成分用清洗液清洗,清洗后的固相反应槽内物质移至固相反应槽,将清洗后的清洗液移至液相反应槽,从液相反应槽取出在液相反应槽生成的固体状物质移至固相反应槽。在清洗固相反应槽内物质时,对应1天投入的新的有机物每1kg,清洗250~1000ml。
  • 利用两相循环有机物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微粒子分离处理系统及旋风型离心分离装置-CN200410048543.7无效
  • 吉田英人;福井国博;高桥一彰;中村顺一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4-06-07 - 2005-04-13 - B04C9/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粒子分离处理系统,其包括:贮存溶液的贮存箱;使前述贮存箱的溶液循环的溶液循环路径;配置在前述溶液循环路径上将溶液中的微粒子分离的旋风型离心分离装置;前述旋风型离心分离装置具有:与前述贮存箱的溶液出口侧连通的导入通路;与前述贮存箱的溶液入口侧连通的流出通路;从前述导入通路供应含有微粒子的溶液,以预定的流速使之产生漩涡,在离心状态使微粒子向外侧移动,从前述流出通路将分离了微粒子的溶液排出,使前述漩涡减速,使分离出来的微粒子沉降的旋风部;使在前述旋风部沉降的微粒子通过连通孔沉淀的粒子捕集箱;在前述粒子捕集箱的中心位置上配置电极棒,在电极棒和粒子捕集箱的电极上外加电位,以进行电分离。
  • 微粒子分离处理系统旋风离心装置
  • [发明专利]利用物质循环系统的有机物处理方法及有机物处理系统-CN02804955.1无效
  • 户田龙树;长尾宣夫 - 多摩-技术转让机关株式会社
  • 2002-02-15 - 2004-09-22 - B09B3/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有机性废弃物的处理中,能把残渣量降低到极少且能提高处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把固相分解部内的物质输送到液相分解部I,在固相分解部III中利用陆上微生物进行分解。此时蓄积的高粘性生成物输送到液相分解部I,使其溶解于水中,利用水中微生物使其污泥化。新投入的有机性废弃物在液相分解部I内洗净,与生成的污泥一道输送到固相分解部III,再由陆上微生物进行分解。固相分解部内的物质往液相分解部I的输送以及有机性废弃物往固相分解部III的输送都采用了具有双螺旋结构的固液物质循环装置II。另外,在除湿部IV,从固相分解部III产生的气体中分离出水分,再使该水分返回液相分解部。另外,把所需最低限量的气体送到脱臭部V,脱臭后作为一般的空气排放。
  • 利用物质循环系统有机物处理方法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