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塑料管材耐磨实验的设备及方法-CN202010568355.6在审
  • 崔莹;白成德;阴海宗;刘晓洁 - 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2020-06-19 - 2020-09-04 - G01N3/5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管材耐磨实验的设备及方法,涉及塑料管材耐磨性能实验。设备包括介质罐、砂浆泵、电机、实验平台、第一管路和控制台。实验平台为多层平台,每层平台处安装有实验管材,每一实验管材的首尾通过哈弗节和弯头与相邻的实验管材连接,每层的实验管材包括钢管及塑料管材,各层中的每一钢管及每一塑料管材的管径接近、长度相等。本申请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塑料管材、钢管的质量,得出磨损质量比,进而得出塑料管材相对于钢管的具体耐磨性,为HDPE管材在尾矿输送领域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用于塑料管材耐磨实验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纳豆红茶菌液态饮品-CN201910086139.5在审
  • 刘晓洁;张春艳;刘威;付煊赫;王萱;苏振成;金振库 - 金振库
  • 2019-01-29 - 2020-08-04 - A23F3/10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豆红茶菌液态饮品。发酵液A:按4wt%‑8wt%的接种量将红茶菌母液接种于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在20‑35℃条件下,培养7d‑15d,获得培养液待用;其中,混合液为按重量份数计,1份木耳浆液、3‑5份白砂糖和6‑10份饮用水;发酵液B:将纳豆菌液按4wt%‑10wt%的接种量接种于灭菌后的豆粕水溶液中,37℃培养12h‑16h,得到发酵液B;将发酵液A和B按体积比1‑3:1混匀后,得到新型纳豆红茶菌液态饮品。本发明能够将纳豆、黑木耳与传统红茶菌发酵工艺相结合,进一步改良发酵方法,研发出一种新型营养健康的液态饮品。
  • 一种红茶液态饮品
  • [发明专利]一种纳豆蒲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910085662.6在审
  • 付煊赫;张春艳;刘晓洁;刘威;王萱;苏振成;金振库 - 金振库
  • 2019-01-29 - 2020-08-04 - A23L2/39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食品的制备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纳豆蒲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饮品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纳豆表层发酵物冻干粉100‑500重量份、大豆多糖10‑50重量份、低聚果糖10‑50重量份和蒲黄提取物10‑200重量份。本发明所述纳豆蒲黄固体饮料通过其含有的纳豆激酶、可溶性多糖、槲皮素、谷甾醇、棕榈酸酯成分的协同,具有辅助溶解血栓、调节血脂、调理胃肠道菌群功能。本发明制备的纳豆蒲黄固体饮料口感佳、风味独特,功效明确、营养保健价值高,明显优于市售成分单一的纳豆饮料,应用前景良好。
  • 一种蒲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倍频显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CN201810041425.5有效
  • 刘晓洁;王之奎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1-16 - 2020-07-10 - H04N21/4402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倍频显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显示屏背光频率范围以及电源板倍频倍数;根据待播放片源的播放帧率,预估将播放帧率按照电源板倍频倍数进行倍频后输出的驱动频率;若驱动频率不在显示屏背光频率范围内,调整待播放片源的播放帧率,获得待播放片源的目标帧率,目标帧率按照电源板倍频倍数倍频后输出的驱动帧率在显示屏背光频率范围内;根据目标帧率生成相应时钟频率的背光信号,按照电源板倍频倍数对背光信号进行倍频,实现待播放片源的倍频显示。该方案提高了显示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因倍频后的背光信号超出了显示屏对背光信号时钟频率的规格要求,导致显示屏出现水波纹等异常显示的问题。
  • 一种倍频显示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分离器-CN201921432028.7有效
  • 王恒;王进学;王明阳;张恒春;杨文升;刘晓洁;周媛;姬丽丽 - 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9-08-30 - 2020-07-03 - B04C5/08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小锥体,小锥体包括锥体段和位于所述锥体段下方的直筒段,所述锥体段和所述直筒段均包括外壳和金属内衬,所述直筒段的金属内衬的内侧还设有陶瓷内衬;所述直筒段的金属内衬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垫圈,所述陶瓷内衬位于所述垫圈的上表面;所述支撑部上还设有贯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用于供顶丝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通过将直筒段的金属内衬增加一层陶瓷内衬,相对于仅有金属内衬来说,增强了其强度和耐磨性能,同时又设有巧妙的便于陶瓷内衬更换的结构,既使小锥体直筒段内衬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又使陶瓷内衬更换方便,减小了生产难度。
  • 一种旋风分离器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簇轮廓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CN201910763799.2有效
  • 刘晓洁;邓真;李涛;黄云华 - 四川大学
  • 2019-08-19 - 2020-04-28 - H04L2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簇轮廓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根据训练数据生成聚簇,首先自适应生成DBSCAN聚类参数半径值Eps和形成高密度区域所需要的最少样本数Minpts,然后采用欧式距离公式,基于DBSCAN聚类算法将训练数据自动聚类为多个聚簇;聚簇轮廓的生成,根据DBSCAN聚类后生成的簇以及DBSCAN聚类算法中的Eps参数值建立各个簇的聚簇轮廓;对检测样本进行异常检测,基于聚簇轮廓对聚类生成的簇进行过滤,再根据过滤后的簇进行异常检测,判定检测点与核心点是否密度可达。本发明的优点是:对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聚簇轮廓概念,基于聚簇轮廓能够在检测过程首先基于轮廓对检测数据过滤,排除大量无关簇,减少检测过程扫描核心点数量,提高检测效率。
  • 一种基于轮廓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清理的蓝藻收集装置-CN201920515024.9有效
  • 卫新来;杨振宇;单宇;刘晓洁;钟伦锁;金杰 - 合肥学院
  • 2019-04-16 - 2020-03-06 - E02B15/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清理的蓝藻收集装置,包括基架、输送带和滚筒,所述输送带表面上沿横向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滚筒表面上通过开孔套装有伸缩杆,所述滚筒为空腔结构,且内壁均匀固定套接有套筒,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支柱一端焊接固定,所述支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使用时,处于滚筒下部的伸缩杆完全伸出缠绕采集较多的蓝藻,伸缩杆随滚筒旋转至上方时,受配重块重力的作用下,伸缩杆下落缩入滚筒内,缠绕在伸缩杆上的蓝藻被留在滚筒的表面上被刮板刮至输送带上转运并卸载在收集箱内,达到收集蓝藻的效果。
  • 一种用于河道清理蓝藻收集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