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菌防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3103631.3 | 申请日: | 199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0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商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成杰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61K7/32;A61L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8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菌 防臭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在发明涉及一种灭菌防臭剂,尤其广泛适用于 人体皮肤、粘膜、衣服、纺织品、鞋袜及其他日用 物品的灭菌防臭处理,也可制成消毒面巾、性爱方 便巾、抗菌防臭卫生巾、抗菌防臭卫生纸、抗菌防 臭电话膜使用。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灭菌消毒剂有含氯类、醛 类、酚类、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以及酒精、碘 酒、碘附、洗必汰等,它以分别存在着毒副作用 大,有腐蚀作用,刺激粘膜,对病毒无灭活作用, 无防臭效果,贮存稳定性差,不愉快气味大等问 题;中国专利公开CN1052986公开的消毒剂为含 氯类消毒剂,刺激味大,其水溶液贮存稳定性很 差,并且无防臭作用。
根据上述各种类型灭菌防臭剂存在的问题,本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细菌、真菌、病毒都有高 效快速的杀灭作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贮存稳定 性好,无腐蚀和不愉快气味,防臭性能良好的灭菌 防臭剂。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它含有:洗必汰,碱性绿 4,有机羧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或异 丙醇,多元醇,香精和蒸馏水。各组份的重量百分 比为:
其中有机羧酸选自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 葡萄糖酸,乙醇酸,乳酸,草酸,琥珀酸,谷氨 酸,甘氨酸,肌氨酸,组氨酸,抗坏血酸,水杨酸 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 基酚聚氧乙烯醚等,较好的是渗透剂JFC,乳化 剂OP-10。
多元醇选自六碳原子以下的二元醇和/或三元 醇,较好的是乙二醇,丙二醇和甘油。
在本发明中碱性绿4和洗必太,有机羧酸,乙 醇和/或异丙醇四者之间存在着特别明显的协同增 效作用,使得该灭菌防臭剂不但具有高效的杀灭细 菌及病毒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的防臭作用。在灭 菌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迅速 打开病毒和细菌的外壳(膜),使药液直接作用于 病毒和细菌的核心部分。多元醇可以保证皮肤湿 润,防止皮肤高度干燥。香精可以给人以愉快的感 沉,并且还对臭味有遮盖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灭菌防臭剂的制备方法,首先 按前面提供的组分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洗必 太,乙醇和/或异丙醇,香精,多元醇,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蒸馏水,有机酸和碱性绿4,并按称料 的先后顺序搅拌加入容器内,充分混合后,即成本 发明提供的灭菌防臭剂。
本发明提供的灭菌防臭剂经过全国性病防治研 究中心,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测试和临床应用 证明,对甲肝病毒、乙肝病素、梅毒螺旋体、淋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仿寒杆菌、白色 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等多种病原微 生物均有100%的杀灭作用,并且杀菌速度快,对 皮肤粘膜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对防止汗臭、体 臭、脚臭有特别明显的效果,对脚癣、疖痈、外阴 搔痒等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性病等传染性 疾病的预防有重要应用价值。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还 在于制造工艺简便,贮存稳定性好,不受温度、有 机物影响,应用广泛。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
按上述先后顺序搅拌加入容器内,充分混合 后,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灭菌防臭剂。
*渗透剂FB为山东省梁山兴华助剂厂出 品,其主要成份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按上述先后顺序搅拌加入容器内,充分混合 后,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灭菌防臭剂。
实施例3:
*颠茄生物碱莨菪胺为止汗物质。
按上述先后顺序搅拌加入容器内,充分混合 后,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灭菌防臭剂。
将实施例1.2.3任一项的灭菌防臭剂涂擦或喷 雾到皮肤或衣物上,用量为每平方厘米皮肤或衣物 附着0.1-3毫克灭菌防臭液,即可达到灭菌防臭的 目的。
将实施例1.2.3任一项的灭菌防臭剂附着到无 纺布或纺织品上即制成消毒面巾、性爱方便巾、抗 菌防臭电话膜。附着方法可采用喷雾、滚涂、浸 轧、浸渍等方法。
将实施例1.2.3任一项的灭菌防臭剂附着到卫 生巾或卫生纸上,即制成抗菌防臭卫生巾,抗菌防 臭卫生纸。附着的方法可采用喷雾、滚涂等方法。
测试结果证明:实施例1.2.3在五分钟内都能 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芽胞、梅毒螺旋体、甲肝病 毒、乙肝病毒,并具有明显的防臭作用,对皮肤、 粘膜无刺激无毒副作用。为了对比实验,还测定了 70%乙醇、70%异丙醇、1%洗必汰、5%水杨 酸、5%酒石酸、1%碱性绿4的灭菌防臭性能, 结果发现它们都没有明显的防臭作用,并且都不能 使病毒完全灭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成杰,未经商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6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醋酸胡萝卜混悬制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催化剂